所以,從京都洛陽出發的鮑信,不僅要率領器械軍,還要在潁川郡彙合為南陽運送農具的隊伍,再一起進入南陽。
所以張合急呀。
他希望他在春耕前,先在南陽把新農體係張羅開,把土地分配好。等運送的農具一到,就開始春耕。
由於大帥還派了一萬烏桓精騎協助征南軍團攻取南陽,張合還專門去找了高順和高覽兩人,詳細打聽了征東軍團收取徐州的作戰計劃。
如果不先收取徐州,那一萬烏桓精騎也無法快速西進來到南陽。
畢竟探報說,袁術正在南陽招兵買馬,兵馬數量已經達到六七萬了,而且還在增長中。如果沒有烏桓精騎的配合,僅憑征南軍團的三萬餘兵馬,張合還是擔心不能快速拿下南陽。
張合還暗地起了心思:如果他能快速拿下南陽,他根本不會先打通襄隨穀地,而是向東開進,直接拿下汝南。
這樣,整個江北的平原地區就能連成一片,對推行新農體係和增加糧食產量更有好處。
他這一作戰構思,不僅得到了鮑信、鮑韜的全力支持,還得到了兵部的批準。
當然,高順、高覽並不知道張合的作戰計劃,兵部並沒有把征南軍團要“搶功”之事告訴高順和高覽。
這當然是蔡成吩咐的。
蔡成就是要依“識人八法”的第八條,通過各軍團的實際行動,來考察各軍將領。
現在各軍的領軍主將,都不是蔡成一手培養出來的,要說沒有一些擔憂,那是不可能的。
兵部向蔡成彙報,在製訂作戰計劃時,隻有兩人去農署詢問有關新農體係的相關事宜。
同樣也是這兩個人,都去其他軍團詢問了各自的作戰計劃。
一個是於禁,另一個便是張合。
張合不僅詢問了新農體係的相差事宜,還和農署約定了給南陽的新型農具,要儘早入兗州抵達潁川,並說明,鮑信率領器械軍會在潁川等待彙合給南陽運送農具的隊伍。
他還向農署保證,等農具抵達魯陽縣時,他基本上已經拿下整個南陽都了。
於禁也不遑多讓,不僅希望農署在夏季前,就把為三輔地區和漢中郡準備的一應農具,都運送到陳倉,竟然還友好提醒農署一定要設計好“新牧體係”。
因為征北軍團一旦拿下大片草原地區,就需要在草原上推行“新牧體係”,何況河套地區的北套作為牧場,同樣用得到新牧體係。
這本不關於禁西南軍團什麼事,可他就是提醒了,可見於禁在幽州的經曆,讓他知道了經濟和軍事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
為此,蔡正還專門來找蔡成,向自己的弟弟“密告”了這兩位將領的長遠目光。
隻是於禁還不知道,新牧體係已經不歸農署管了,而是歸於漁牧署管轄。而漁牧署署長,也早就拿到了蔡成撰寫的《新牧體係詳解》。
張合、於禁二人能如此,讓蔡成暗自欣喜不已。
這才是名將潛質,已經開始向帥才邁進了。
東北軍區不詢問,是因為他們早已經和幽州農署配合得親密無間了——當然也是於禁的功勞;
征北軍團、征東軍團和征西軍團不關注,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這個意識。
不能把軍事與經濟相結合,最多隻能是將才,卻無法成為帥才。
這方麵,蔡成暫時不打算提醒他們,一切都等他們入軍事學院學習的時候再說。
這也是張合為什麼率山地軍和弓弩軍,急著趕往南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