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軍團目前隻有兩萬餘兵馬,如何能夠堵住五條通道?
在征南軍團攻取魯陽縣後,宛洛道已被切斷。
袁術不可能走商於道去三輔,因為袁術知道護民軍在入京都前,就已經占據了三輔之地。
如果袁術要走方城夏道去汝南,與汝南的袁氏彙合,中間要穿過桐柏山。
桐柏山中還有一支奇兵在等著袁術。
更何況,就算袁術去了汝南,也有兩萬征東軍團和三萬烏桓精騎在等著袁術。
最後,隻剩下走襄隨穀地去江夏和或走上庸道去漢中。
而張合的作戰計劃,就是由鮑韜率領一萬餘兵馬,也就是山地二師、半個強弓師和半個神弩師,先取襄鄉,堵住襄隨穀地,再進樊城,堵住上庸道。
此時還沒有關羽“水淹七軍”,樊城還沒有被漢水淹沒呢。
按張合的謀劃,魯陽距離襄鄉三百多裡,鮑韜、鄧辰率軍兩天趕到襄鄉,在距離襄鄉的五十裡外休整,不讓駐守襄鄉的橋蕤知道,然後夜晚偷襲襄鄉,奪取襄鄉城。
至於樊城,據野草的報告,樊城並沒有守軍,而且距離襄鄉也才百裡,拿下襄鄉分兵進駐樊城不遲。
張合的膽子也太大了,以兩萬餘兵力,就想占據南陽郡的三處要隘。畢竟袁術的兵馬可不算少啊。
張合的作戰計劃是根據護民軍的戰力而定。
張合認為,以指揮車居高臨下用神弩掩護攻城的辦法,如果城牆不高於五丈,不僅可以輕易登城,而且還不會有什麼傷亡。
而護民軍以長弓之硬、神弩之強、兵器之利、戰陣之威,守城反而更容易。
征南軍團把袁術堵在南陽後,就安心等待烏桓軍團的到來。
然後征南軍團與一萬烏桓精騎配合,開始掃蕩整個南陽。
最多到二月底,就可以把南陽掃蕩完畢,同時也誤不了春耕。
而且,按野草的報告,袁術在南陽四處劫掠,連南陽的世家大族都不放過,拚命劫奪錢財和糧草。
隻有堵住這三條通道,才能夠阻止袁術把南陽的錢糧帶出南陽。
南陽要推行新農體係,這些錢糧必不可少。
當然,袁術及其兵馬可以翻山逃走,但隻要帶不走錢糧就行。
張合的作戰計劃,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不允許袁術把錢糧帶到非護民軍控製區。
所以,張合才要封鎖通往江夏的襄隨穀地和通往漢中和襄陽的樊城。
而且張合堅信,哪怕隻有五千征南軍團的兵馬,也可以對戰袁術的全部兵馬,而且還可以一戰而勝。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意外。
鮑韜、鄧辰率領的兵馬,本來是準備在靠近宛城後,用夜晚繞開宛城,並不想和在宛城的袁術起衝突。
可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繞,非要等到靠近宛城再繞?
要知道,征南軍團從洛陽出發至今,一直在奔襲,將士們都已經很疲憊了。
如果穿過魯陽就開始繞路,那繞得就太遠了。
而宛洛道直通宛城,走大路也會輕鬆一些。
張合、鮑韜、鄧辰等人,自然不知道紀靈給袁術彙報,說是魯陽可以長期堅守。
他們更是想不到,袁術聽風就是雨,竟然瞬間就同意了紀靈的提議,而且還派出一萬援軍和大量糧草,沿著宛洛道大搖大擺地開往魯陽。
兩軍就這樣不期而遇,然後迎頭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