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文聘的支持下,一邊協防漢水南岸的襄陽,一邊鎮守住了上庸道的大門,擺出了一副與袁術、孫堅死磕到底的架式。
此情此景,孫堅如何還能回得去長沙郡?
既然無法順利回歸長沙郡,孫堅就想到了江夏郡。
要回長沙郡,先取江夏。然後以江夏為跳板,率軍過江,殺回長沙郡。
無法正常回歸,可不就得殺回去嘛。
這才是孫堅建議袁術取江夏的根本原因。
他哪裡是想幫袁術,他是要為自己打出一塊地盤,然後再取荊州江南四郡。
至於袁術和汝南袁氏真要敢派兵來接收江夏,在孫堅看來,就是在為自己增添兵馬。
他隻要守住淮水的新息渡口以及隨縣,進入江夏的袁氏兵馬,還不是任他揉捏?
至於袁氏想到江夏為大本營,做夢呢?
孫堅當然知道,哪怕自己想與黃祖聯合,黃祖都不會用正眼看自己。
黃祖可是劉表的死忠。自己到安陸後,黃祖竟然用不與自己見禮而羞辱自己。
那麼,自己要進江夏,唯一的途徑就是打進去。
這速度還要快,快到黃祖根本就來不及反應,快到黃祖無法整合江夏的兵馬進行抵抗。
所以,孫堅一回到隨縣,什麼都沒管,直接點了六千兵馬,帶上自己的兩員心腹悍將程普字德謀)與祖茂字大榮),就直奔安陸縣而去。
孫策則是率領黃蓋字公覆)、韓當字義公)兩員戰將,以及餘下的四千兵馬,駐守隨縣。
黃蓋與黃祖都姓黃,可他們卻不是一族。
黃祖乃安陸縣土生土長;黃蓋卻是荊州零陵郡人氏。
或許他們在五百年前是一家吧。
孫堅哪裡料到劉備的反應會那麼快,他剛剛離開太守府的議事堂,劉備就指出他可能對江夏用兵。
孫堅也想不到他前腳離開安陸,黃祖後腳就已經跟在他身後,並在他進入襄隨穀地後,直接在穀口布置了埋伏。
此時孫堅的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兵貴神速上。
一般來說,領軍將領都是居於中軍。
但孫堅為了快,他直接成為了先鋒大將,把中軍甩給了祖茂,把後軍甩給了程普。
曆史總有他倔強的一麵。
蔡成來到東漢後,雖然已經改變了許多,可曆史原本的軌跡,還是會讓孫堅死於黃祖的埋伏下。
果然,黃祖一看到孫堅竟然把自己當成了先鋒大將,一馬當先的向前衝,想到孫堅逼王璿吞金,又殺死南陽太守張谘,內心的怒火再也壓製不住。
此時的黃祖哪裡管之前商定的由中軍先動手,見到孫堅就是動手的信號。
於是,黃祖馬上下令,自己率領的一千五百兵馬萬箭齊發,而且全部是朝著孫堅所在的方向射。
“我看你死不死!”黃祖一邊發箭,一邊還在咬牙切齒。
不用看,孫堅根本就沒有活路。
曆史以他獨有的倔強,還是讓孫堅死在了黃祖的手下。
隻不過,由於黃祖提前放箭,導致還有一些後軍沒能進入埋伏圈,最終程普率領近千人逃回了隨縣。
至於其他四千餘孫堅兵馬,自然被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