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孫策的戰場經驗可比張飛多。
孫策十四歲就舉行了及冠禮,然後便去了涼州,在孫堅身邊,與孫堅一起與韓遂叛軍作戰。
雖然作戰的時間不長,可孫策卻用這不到半年的時間,反複與羌胡精騎廝殺,積累了不少騎戰的經驗。
所以,他一發現張飛的力氣比自己大時,孫策腦中馬上反應出力量大的對手騎戰的招數。
於是,他竟然利用兵器相撞的力量,瞬間翻身下馬,一邊在地上翻滾卸去下馬的慣性,一邊用手中的長槍直刺張飛的馬腹。
這一招太陰損了。
如果被他刺中張飛的馬腹,張飛不僅會落下馬來,還可能被孫策順手一槍取了性命。
張飛從蔡成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唯快不破。
所以,張飛這些看來,演練蔡成傳授給自己的矛法,首先練的就是一個“快”字。
出招要快,變招同樣要快。
於是,就在張飛策馬從翻滾在地的孫策擦身而過之時,手中蛇矛又已經變招。
一招“打草驚蛇”,是專門為了對付地麵之敵而設計的。
所以,孫策長槍疾出,刺向張飛馬腹的那一瞬間,張飛的蛇矛再次砸到了孫策的長槍上,竟然直接幫孫策止住了在地麵上的翻滾。
就在張飛想調轉馬頭再殺孫策之時,孫策的戰馬已經調頭跑到了孫策身邊。
就在孫策上馬的瞬間,張飛也策馬衝了過來。
隻是還沒衝到可以刺殺孫策的距離,就看到孫策往馬背上躥。
張飛大喝一聲“看矛!”,手中蛇矛已經掄起,直接砸在孫策的馬屁股上。
可張飛哪裡知道,孫策的戰馬可是西涼馬,按血脈,可是接近於汗血寶馬的血脈了。
被張飛砸了這一矛,戰馬並沒有癱倒在地,而是一聲嘶鳴,極速地竄了出去,眨眼間就脫離了張飛蛇矛的範圍。
而策馬奔逃的孫策,看到關羽正要衝入自家軍營追殺韓當,同樣大叫一聲:“賊子,孫伯符在此!”
然後就策馬殺向關羽。
而他再也殺不到關羽身邊了。
黃祖看到關羽、張飛都在策馬衝向對方的戰陣,馬上下令全軍壓上。
孫策一方也不甘示弱,數千兵馬也朝著黃祖軍壓了過來。
孫策在馬上稍一觀看,便大驚失色。
那關羽太厲害了。他在自家陣中,大刀一揮,就能飛起一片頭顱,步卒根本困不住他。
而關羽在陣中來回衝殺,遠處的韓當根本就無法瞄準關羽、再施暗箭。
回過頭去,發現張飛正對自己緊追不舍。
孫策知道打不過張飛,急忙大聲吆喝。
“城上掩護,射住陣腳,撤回城中!”
城頭上的黃蓋聽到了孫策的呼喊,馬上讓城頭上一直戒備的弓箭手放箭。
“呼啦啦”的箭雨向黃祖軍前覆蓋而下。
而正在向黃祖軍壓來的孫策軍,此時也不再前壓,而是組成盾陣,開始步步後撤。
僅從孫策軍撤回城中的戰術,就可以發現,孫策軍中的西涼悍卒確實是百戰老兵,竟然沒有絲毫慌亂,不僅以盾陣掩護大軍撤退,而且還順帶著把孫策接應了回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