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山穀外的兩千伏兵,自己剩下的這一千多人,肯定不是同樣隻有千人護民軍的對手。
現在必須全部撤退,並希望護民軍不要追殺。
否則山坡上還剩餘的一千殘兵,以及山穀口外的兩千伏兵,恐怕想撤都撤不走了。
曹仁馬上讓親兵鳴金收兵。
已經乾掉了近四千護民軍,戰果足夠,可以見好就收了。
親兵剛剛鳴金,突然之間,十支箭矢從五十丈左右的距離,無聲無息地向他們飛來。
一個親兵眼尖,大叫一聲“防箭”,然後便將手中的大盾立在程昱身前。
其他親兵都聽到了叫聲,可他們有點懵。
防箭?哪兒來的箭?從哪個方向射來的?
可箭矢哪裡會給他們反應的時間?
“噗!噗!噗!……”
一連串的悶響,不僅有七個親兵中箭,就連曹仁和夏侯惇兩人,也都雙雙中箭。
曹仁中箭位置在背部左麵的肩胛骨處,再往下三寸,就是曹仁的後背心。
曹仁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夏侯惇中箭的位置很奇特。
弩箭從他的眼前劃過,順便把他的左眼珠子給帶了出來。
曆史真是倔強,沒有了呂布手下的曹性射瞎夏侯惇,他的眼珠還是沒有保住,並且和正史上一樣,都是左眼。
此外,除射向程昱的弩箭被大盾擋住了之外,其他九箭都沒有落空。
其中五個親兵被射中要害部位,瞬間倒地,沒了氣息。
而另外中箭的兩個親兵,剛剛慘叫出聲。
如果不是劇痛,他們根本都不知道自己中箭了。
這也是因為在山巔之上,山風很大,而且山風的方向飄忽不定,弩箭受山風影響,稍稍有些偏移。
又因為發箭的距離還足夠遠,剛剛進入有效射程,而且射向程昱、曹仁和夏侯惇三人的弩箭,還需要避開他們周邊的親兵。
否則的話,三人一個都活不成。
誰射的?
還記得半山腰上有一個小隊的精銳斥候吧?
當他們看到山洪咆哮而下,山上亂石飛舞,就知道山穀中的將士必然死傷慘重。
他們救不了山穀中的袍澤,可不等於他們不報仇。
也就是在一個刹那間,那個帶隊的小參謀就作出決定:摸向山頂,射殺敵軍首領,為山穀中死傷的袍澤報仇。
他們身上穿的可是青州特製的迷彩服,從山坡上往山頂摸去,山頂根本就發現不了。
隻是到了山頂,他們才發現,三個首領身邊的親兵太多了。
多少?
足足六百人。
每人兩百親兵,可不就六百人嘛。
六百親兵散布的範圍也不小,他們根本就無法摸得太近。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在五十丈外發射弩箭。
弩箭?
當然是弩箭。
斥候大隊培養出來的精銳斥候,配備的全都是小型手持弩。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