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陸水軍悄然上船之後,不費吹灰之力,便製服了甲板上放哨之人,然後就把其他水軍都堵在船艙中。
簡單審訊之後,楊樂得知岸邊山上還有一千兵馬,另外還有四千多兵馬在摩陀嶺深處,準備伏擊護民軍。
於是,楊樂先派出兩千陸水軍悄然上岸,把岸上的一千兵馬圍了起來,留下五百陸水軍看管戰船和俘虜,剩下的兩千五百陸水軍全速奔赴摩陀嶺深處,準備打曹軍一個措手不及,求援可能陷入埋伏的護民軍。
隻是,楊樂也不認為護民軍會陷入埋伏。
他可是知道斥候大隊分給各軍的精銳斥候有多強。
隻要派出精銳斥候,什麼埋伏發現不了?
想埋伏護民軍,就得做好自己被護民軍反包圍的準備。
誰知道,他們對摩陀嶺並不熟悉,竟然在山裡迷路了。
好不容易才找到摩陀嶺中的山民,然後請他們帶路。
誰知道,帶路人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征東軍團第三師中伏的山穀口外,直接出現在穀口伏兵的身後。
楊樂派出的斥候在距離伏兵幾裡遠的地方,就看到山洪從穀口傾泄而出,其中還夾雜著大量護民軍的將士。兩千伏兵就站在洪水兩邊,明顯是等洪水傾泄完畢後,馬上封鎖穀口。
聽到斥候的報告,楊樂怒不可遏。
曹軍竟然用了傾泄山洪這樣的陰毒辦法,而且還派了兩千伏兵堵在穀口。
他不理解護民軍為什麼會中了埋伏,難道他們沒派出精銳斥候?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山穀中的護民軍救出來,甚至直接殲滅伏兵。
他馬上命令手下兩千五百將士包圍上去,而且下令,一個曹軍都不能放走。
他自己則親自率領五百突擊隊,打算直接突入穀中,然後對穀中的伏兵發起反擊。
山穀口伏兵是誰在領軍?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不陌生。
小個子樂進。
正史中,樂進雖然身材不高,剛剛投靠曹操時,也不受重視。
可他敢打敢拚,勇猛異常,陷陣必是先鋒,攻城必是先登,終於以自己的悍勇打出了一片天。
曹操自封魏王後,考慮到樂進的功勳,晉升樂進為後將軍,還給他的一個兒子封為烈侯。
而他也被後人譽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排在“五子良將”第二位。
曹操的“五子良將”都有誰?
第一位就是後世進了武廟的張遼,第二位就是樂進。
其後是於禁、張合和徐晃。
此時此刻,正史中的“五子良將”,蔡成已得其四。
張遼為征北軍團的軍團長從京都返回雁門關前,太史慈一定要把軍團長讓給張遼)、張合為征南軍團軍團長、於禁為西南軍團軍團長。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