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是小兒之策?可以肯定,子孝將軍在九江滅四千護民軍後,阿瞞必然已派使者前去襄陽和江夏了吧?甚至還包括益州,希望與之結盟。
“此策之根本考慮,便是:如果不能集整個江東四州之力,如何能抗拒護民軍之赫赫兵威?”
許攸再次不屑地看了程昱一眼,繼續說道:
“以吾妄度之,派往益州之使,必是遊說益州劉焉由漢中出兵,牽扯護民軍兵力,減輕荊、揚二州的壓力。
“如果出其不意的話,益州兵馬還有機會占據三輔之地,甚至是涼州。
“然後先守函穀關,再於華陰之地再建一關,三輔之地不僅無憂,且可以時時威脅京都洛陽。
“如此,江東四州無憂矣!”
許攸所說之策,便是正史中諸葛亮首次北伐之策。
如果益州兵馬突然從山中殺出,三輔之地還真是防不勝防。隻能屯積重兵,城城設防。
而關鍵卻是“華陰新建一關”。
函穀關雖險,可由洛陽前往三輔之地,可走崤山北道或崤山南道,也就是武關道,均可繞過函穀關。
可如果在華陰附近依地形地勢再建一險關,即便走崤山南北道,亦無法繞過,將成為長安與洛陽間的唯一通道。
這便是正史中曹操修建的潼關。
大家驚詫於許攸一口說出了曹操的應對之策時,誰知許攸卻悠悠地說道:“此乃下策爾!”
許攸的話一下子讓所有人都震得心神俱顫。
這是下策?
難道你還有上策?
曹操不失時機地開口說道:“願聞子遠之上策!”
曹操這“上策”兩字,算是把許攸架在火上烤了。
如果他說出的對策不高明,今日許攸基本就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下場。
許攸先看向曹仁等將領。“敢問諸將,護民軍可能從哪個方向入江東?”
在曹操的示意下,眾將沒敢再嘲笑。夏侯淵老老實實地回答:“一是從江上來,二是護民軍攻破荊州,再從陸上來。”
“那有沒有可能從交州方向來?或者是從益州方向再攻向荊州?”許攸接著問道。
夏侯惇眉毛緊蹙。“如果從交州方向來,就必須有海船先攻破交州。可現在護民軍連水師都沒有,又如何有海船?更何況交州地廣人稀,儘是高山密林,山中皆蠻,恐怕不易吧?”
“青州有沒有海船我不知道。但萬一青州有海船,又以青州特產誘惑交州,那交州會不會為護民軍讓路呢?”
許攸連續三問,直擊眾將心中最柔軟之處。
誰知道,許攸根本不等眾人從驚愕中反應過來,繼續看向程昱。
“就算護民軍無法從交州方向來,也難於攻下益州。可護民軍現已攻破襄隨穀地,很快便可進入江夏。入江夏後,一路過漢水、取襄陽,另一路據江夏、過大江,速占荊州江南四郡,再由荊州攻入江東,可行否?”
程昱鄭重地點了點頭。“可行。故我主願與劉表結盟,守望相助。”
“哈哈哈哈——”許攸狂笑不已。
“如果劉表願與曹公結盟,那他為何不與南陽袁術結盟?眼看著袁術全軍覆沒、逃往汝南?”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