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一個多月的跋涉,劉備一行人終於到了成都,見到了劉焉。
比劉備提前抵達成都的,是陛下的聖旨、內閣的詔令、三期《漢報》和劉焉在朝中的兩個兒子給劉焉的親筆信,以及原來朝中好友劉虞、黃琬等人給他的親筆信。
劉焉的長子劉範在朝中任左中郎將,現已進入兵部任司馬一職;
劉焉的次子劉誕在朝中任治書禦史,現已成為大漢圖書館亦是藏書館)館長。
信中說,現在劉誕所管理的圖書,已近五萬冊。
相比於黃琬,劉焉與劉虞的關係更深厚一些,畢竟二人是宗親。
而內閣的詔令,是調他入內閣,共治大漢江山。
劉備到來之前,劉焉麾下的文武,在“暫時不理會內閣詔令以看看風頭,還是老老實實地歸順朝廷”的問題上,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對於劉焉來說,一方麵他是真想割據益州。
依靠蜀地山高路險,又有陽平關、葭萌關和劍門關之險要關隘,擋住護民軍入益州,應該沒問題吧?
他畢竟也是劉氏後代,身上淌的也是劉氏血脈呀。
現在天下大亂,自己獨據一州,好像也有機會參與爭雄呢。
另一方麵,自己的三個兒子劉範、劉誕、劉璋,可都在成公子手上。
人常說,虎毒不食子。
他若不奉內閣詔令,堅持割據益州,三個兒子便斷無生路。
何況兩兒的信中,極儘可能地讚揚新農體係,讚揚成公子的一切新舉措,讓他認為他的兒子已經受到了成公子的脅迫。
不過,他從劉虞、黃琬的信中判斷,兒子所說都是真心話。
因為劉虞從來不是妄言之人。如果誰逼迫劉虞妄言,劉虞寧願舍身取義。
而新農體係到底如何,他在青州考察時,便已把新農體係的逆天之處,看得清清楚楚,更是知道青州不講道理的富庶。
目前,他手上還有成公子親自撰寫的《新農體係推行概要》一書。
而他在益州針對那些世家豪強,其目的就是為推行新農體係做準備。
當然,劉焉也知道,自己就任益州牧後,並不受益州世家大族的歡迎。
為了推行新農體係,他極為排斥本地世家大族。
這一年中,他已經以各種理由,斬殺了王鹹、李權等十數位益州士族豪強。
所以,當前除了他帶來的人之外,益州本地的官吏,皆想把他趕出益州。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他到益州後,就馬上以南陽、三輔之地入蜀的流民,組建了東州軍,並交由隨自己入蜀的吳懿統領。
劉焉入蜀時,賈龍已率益州兵馬擊敗了益州黃巾軍。
考慮到劉焉入蜀,對穩定益州大局有利,故賈龍曾率領手下恭迎劉焉入蜀,並協助劉焉掃蕩黃巾餘孽。
誰知道,劉焉入蜀後,竟然采取高壓政策,對益州世家大族舉起了屠刀。
這下子,益州的世家大族不乾了。
賈龍與任岐商議後,直接舉兵攻打益州治所綿竹,其時,還有人在城中放火,燒了劉焉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