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黃祖遷徙全部江夏百姓後,探子估計就少了很多。
如果探子繼續留在江夏,不僅容易被孫策軍發現,即便沒被發現,估計在沒有人煙的江夏也很難活下去。
就如當前孫策存放糧食的西陵縣,除了五百兵丁和五十萬石糧食外,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看過曹操寫給孫策的信後,蔡瑁把信讓親衛遞還給孫策,便一臉頹廢地看著桓佑,掙紮著開口問道:
“你有辦法對抗護民軍?”
桓佑肯定地點了點頭。“我有辦法。今年我們所有世家大族聯合起來,支持操練水師。待秋後,若護民軍來犯,便可以將其阻於大江南岸。”
“你在襄陽也是這麼說的,難道有什麼不同嗎?”蔡瑁不理解了。
“當然不同。”桓佑回答得非常乾脆。
“現在荊州水師是每日兩餐,一乾一稀。這樣操練不出強兵來的。
“必須改成一日三餐,頓頓皆乾,餐餐管飽,且每餐都要有足夠的魚蝦,以此來提升水師的身體素質。
“水師的操練現在是兩天一練,馬上要改成每天至少訓練四個時辰,其中還要時常進行夜戰的操練。
“如此,水師耗費的糧食至少要比過去翻上兩倍,甚至更多。如果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水師的訓練無法持續。”
“一日三餐?這要耗費多少糧食?”張允叫了起來。
“要知道,護民軍的強大戰力,就是一日三餐、餐餐有肉,並曆經三年多才訓練出來的。這不是我猜的,而是從《漢報》上的內容推斷出來的。
“沒有一日三餐,水兵無力,連三石以上的硬弓都張不開,如何與護民軍對抗?
“各位都知春秋時期的魏武卒吧?沒有一日三餐,那魏武卒如何能一日行軍二百裡後,還能馬上投入戰鬥?
“何況,按我的方法來訓練,哪怕是一日三餐,餐餐管飽,每日也會把將士們累得爬不起來。”
蔡瑁承認桓佑說得對。
可自有漢以來,誰聽過哪支軍隊能一日三餐?那耗費的糧食,可是海量。
蔡瑁內心中悄悄算了一下,每餐都是乾飯,而且還要管飽,那一個戰兵一日消耗的糧食,起碼是當前的四倍,哪裡是桓佑所說的翻上兩倍。
“可如此的話,世家大族的存糧,最多一年就吃光了,以後怎麼辦?”蔡瑁問道。
“今年便開始實施新農體係,明年江南四郡的糧食產量便能夠翻上一番。”桓佑回答得斬釘截鐵。
啊?荊州也要實施新農體係?
蔡瑁麵露驚色。
要實施新農體係,我們乾嘛還要割據呢?我們歸順朝廷不就行了嗎?
桓佑緊接著解釋道:
“我設計的新農體係,不是青州的新農體係。我設計的新農體係是‘主三稅三佃四’。也就是保證農戶和佃戶都能吃飽。
“他們吃飽了,不僅能產更多的糧食,而且還能快速增加人口。
“另外,我還會設計曲轅犁、播種機、收割機等農具,又能把增產至少一倍的糧食。”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