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內閣殿內,鎏金銅爐裡燃著上好的龍涎香,煙氣嫋嫋纏繞著殿中四根盤龍金柱,將滿殿的肅殺之氣稍稍中和。天子羅彥身著玄色十二章紋龍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禦案上攤開的《江表輿圖》,目光卻落在圖中荊州與江東的交界線上,沉聲道:“眼下曹魏已滅,慕容垂的燕國也亡於凡兒之手,北方州郡儘歸吾大新版圖。接下來,該是集中全力對付東吳孫權與荊漢劉備了。賈詡、趙雲、甄堯,汝等三人隨朕征戰多年,說說看,咱們該先取哪一國?”
話音落下,殿內陷入短暫的寂靜,隻有窗外傳來的簷角銅鈴輕響。甄堯上前一步,玄色朝服的下擺掃過金磚地麵,發出細微的摩擦聲。他眉頭微蹙,顯然是思索了片刻,才拱手回稟道:“陛下,臣以為當優先征討荊漢劉備。吾朝將士多為北方鐵騎,在平原之上堪稱陸戰無敵,可東吳依江而守,水師精銳冠絕天下,吾軍若貿然過江,怕是難以突破其水防,更遑論取得決定性優勢。而荊漢雖有諸葛亮謀劃、張飛為將,但其地盤在荊州,其中荊州地處江漢平原,正適合吾軍騎兵作戰。若能先滅荊漢,拿下荊州這處水陸要衝,屆時吾軍可擴大水師,順江而下攻打東吳,勝算必然大增。”
羅彥聞言,指尖在輿圖上荊州的位置輕輕一點,眼底閃過一絲讚同,隨即抬眼看向賈詡與趙雲道:“文和、子龍,汝等二位是何意見?”
趙雲一身金甲未卸,甲葉碰撞間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上前一步,聲如洪鐘道:“末將附議甄大人之見!先滅荊漢,拿下荊州乃是上策。荊州地勢非常重要——北可連中原,南可通交趾,東可順江擊吳,西可扼守巴蜀。一旦拿下荊州,吾軍便能水陸並進,屆時東吳腹背受敵,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羅彥聽著兩人的話,沒有立刻表態,隻是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賈詡。賈詡今日穿著一身素色錦袍,麵容清臒,此刻見天子看來,才緩緩躬身道:“陛下,臣以為甄大人與趙將軍所言,乃是穩妥之策。但要想以最小代價拿下荊漢與東吳,或許可采用‘偷梁換柱、聲東擊西’之計。”
“哦?”羅彥聞言,眼睛頓時一亮,身體微微前傾,“文和不妨細細道來。”
隨即,賈詡便將自己的謀劃細細道來…………
羅彥聽著賈詡的計謀,手指在輿圖上沿著宛城、南陽、江陵的路線劃了一圈,臉上漸漸露出喜色,忍不住拍了拍禦案道:“好!好一個偷梁換柱、聲東擊西!文和此計,實在是妙!就按此計實行!”
說到這裡,羅彥站起身,龍袍下擺掃過禦案,眼中閃過一絲果決道:“此番南征,朕打算禦駕親征。朕親率大軍在襄陽造勢,既能鼓舞軍心,更能迷惑東吳,讓他們深信咱們攻打劉備。”
賈詡聞言,眉頭微挑,隨即拱手道:“陛下禦駕親征,固然能提振士氣、迷惑敵軍,但臣有一事擔憂——陛下親征在外,京城若無人主持大局,恐生變故。因此,臣以為,在陛下出征之前,應先立下太子監國。如此一來,既穩定了後方,也能讓東吳更加相信我軍此次南征的決心,使此番計謀更容易成功。”
“末將也認為該如此!”趙雲立刻附和,語氣堅定,“京城乃天下根本,陛下親征後,必須有一位皇子坐鎮中樞,統籌朝政、調度糧草。立太子監國,既是穩定後方的良策,也是向天下昭示陛下的決斷。”
甄堯見狀,也上前一步,躬身道:“臣附議賈大人與趙將軍之見。立太子監國,可安朝臣之心、定百姓之念,更能確保南征大軍的後勤供應無虞。此事關係重大,還請陛下三思。”
羅彥站在殿中,目光掃過三人,見他們都持同樣的意見,心中也漸漸有了決斷。他沉吟片刻,緩緩點頭:“汝等所言極是。朕親征在外,後方的確需要有人主持。此事朕明白了,汝等先下去準備南征的各項事宜,太子之事,朕自有安排。”
“諾!”三人齊聲回應,躬身行禮後,緩緩退出了軍機內閣殿。殿內隻剩下羅彥一人,他重新走到禦案前,目光落在輿圖上,又想起方才三人提及的太子之事,眉頭微微蹙起,手指輕輕敲擊著禦案,陷入了沉思。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禦書房外的漢白玉欄杆上還沾著露水。羅彥身著常服,坐在窗邊的紫檀木椅上,手中捧著一杯溫熱的濃茶,目光卻看向窗外的梧桐樹,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不多時,殿外傳來內侍輕細的通報聲:“啟稟陛下,大皇子殿下、二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五皇子殿下已到殿外。”
“讓他們進來。”羅彥放下茶杯,聲音平靜無波。
很快,四個身著錦袍的年輕皇子依次走進禦書房。走在最前麵的是大皇子羅捷,他今年二十七歲,麵容與羅彥有幾分相似,隻是眉宇間多了幾分沉穩;緊隨其後的是二皇子羅裕,他比羅捷小兩月,身形略顯單薄,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鬱;三皇子羅逸排行第三,性格最為內斂,平日裡話不多,總是一副沉思的模樣;最後進來的是五皇子羅凡,他年僅二十歲,卻已是戰功赫赫——前不久剛率軍滅了曹魏和燕國,一身淺紫色錦袍穿在身上,更顯英氣勃發,隻是他的臉上沒有絲毫得意,反而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四人走進殿中,齊齊跪下,行了三叩九拜之禮:“兒臣參見父皇。”
“起來吧。”羅彥的目光緩緩掃過四個兒子,最後落在羅凡身上,隨即又移開,沉聲道,“今日讓汝等兄弟四人前來,不為彆的,隻為太子一事。”
“太子一事?”這話如同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在四人心中激起了漣漪。
喜歡漢末之全麵開戰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全麵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