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羅裕心中的希望。他臉上的激動與緊張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眼神也變得黯淡下來。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卻發現喉嚨像是被堵住一般,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知道劉穎搬出父皇的旨意,是委婉的拒絕自己,不想讓自己太難看,看來她對自己沒有那種意識,自己又何必強求呢!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聲音沙啞:“吾……吾知道了。是吾唐突了,公主勿怪。吾…吾先告辭了。”
說完,他幾乎是逃一般地退出了宮殿,腳步沉重得像是灌了鉛。走到回廊下,清晨的冷風一吹,他才感覺到眼眶發熱,心中滿是苦澀——他知道,自己與穎兒公主,終究是無緣了。
翌日清晨,紫宸殿內香煙繚繞,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整齊地排列在殿中,氣氛莊重而肅穆。羅彥身著玄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殿下文武,沉聲道:“今日召諸位前來,是有一事要宣布——朕打算立羅凡為太子,待朕南征期間,由太子監國主持朝政。不知諸位對此有何意見?”
話音落下,殿內陷入短暫的寂靜。百官雖早有耳聞——畢竟羅凡滅魏破燕的功績傳遍朝野,立他為太子本就在情理之中——但此刻陛下當眾提及,眾人還是下意識地沉默下來,想看看其他同僚的態度。
就在這時,趙雲一身金甲,大步走出列,單膝跪地,聲如洪鐘道:“陛下!臣以為,五皇子實乃太子的不二人選!他率軍連續剿滅曹魏與燕國,不僅以最小損失拿下兩國全境,還親手斬殺敵國天子,更在戰後僅用數月便恢複兩地民生,讓百姓安居樂業。如此文韜武略,放眼朝野,無人能及!立他為太子,既是順應民心,也是利於社稷!臣趙雲,懇請陛下立五皇子為太子!”
趙雲乃是開國功臣,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極高。他話音剛落,賈詡便隨之出列,躬身道:“陛下,趙將軍所言極是。五皇子不僅戰功卓著,更懂得體恤百姓、安撫民心,此前在魏、燕兩地推行的賦稅改革,既增加了國庫收入,又減輕了百姓負擔,可見其有治國之才。立他為太子監國,可安朝臣之心、定天下之念。臣賈詡,支持立五皇子為太子!”
隨著兩位重臣表態,大皇子羅捷立刻出列,躬身道:“父皇,五弟功績卓著,能力出眾,兒臣以為立他為太子理所應當,兒臣支持!”羅逸也隨之頷首:“父皇,兒臣附議,支持五弟為太子!”
羅裕站在列中,雖心中仍有失落,卻也知道此刻並非意氣用事之時。他深吸一口氣,走出列,躬身道:“父皇,五弟有勇有謀,無論是領兵打仗還是治理地方,都遠勝於兒臣。立他為太子,是為大炎江山著想,兒臣支持五弟為太子!”
三位皇子接連表態,百官見狀,紛紛明白此事已成定局。先是幾位尚書出列支持,隨後各部官員、地方督撫也紛紛躬身:“臣等支持立五皇子羅凡為太子!”一時間,殿內響起整齊的附和聲,震得簷角銅鈴輕輕作響。
羅彥看著殿內齊心協力的景象,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緩緩點頭:“好!既然諸位都無異議,那朕便下旨——五皇子羅凡,文韜武略,功績卓著,體恤百姓,堪當儲君之任,即日起立為太子,監國理政!”
“陛下聖明!”百官齊齊跪地,高聲行禮。
羅凡站在皇子列中,上前一步,跪地叩首:“兒臣謝父皇恩典!兒臣定當儘心竭力,監國理政,輔佐父皇,守護好大新帝,不負父皇與百官所托!”
“起來吧。”羅彥抬手示意,目光落在羅凡身上,滿是期許,“日後朝中之事,汝要多向賈詡、趙雲請教,也要多與汝的三位兄長商議,切不可獨斷專行。”
“兒臣遵旨。”羅凡起身,恭敬應答。
隨後,內侍高聲宣讀立儲聖旨,聖旨內容與羅彥所言一致,字句鏗鏘,傳遍大殿內外。宣讀完畢後,百官再次起身,紛紛向羅凡行禮:“臣等參見太子殿下!恭喜太子殿下!”
羅凡連忙拱手還禮,語氣謙遜:“諸位大人不必多禮。日後監國期間,還望諸位大人多多指點,與本太子一同輔佐父皇,共保大新帝國安定。
…………
合肥城頭,秋風獵獵,卷起城牆上守軍的黑色戰旗,旗麵上“新”字在暮色中獵獵作響。馬超身披玄鐵鱗甲,手按腰間虎頭湛金槍,目光如炬地凝視著城外連綿起伏的東吳大營。連日的廝殺讓他臉上添了幾道淺淺的血痕,卻更顯其悍勇之氣。身旁的沮授一襲儒衫,雖無甲胄在身,手中羽扇輕搖,眼神卻同樣銳利,正仔細觀察著東吳軍營的動向。
“將軍,東吳大軍已在城下圍攻半月有餘,卻始終未能越雷池一步,足見吾軍防守之固。”沮授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
馬超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哼,孫策、周瑜雖有勇有謀,但想攻破吾合肥城,還差了點火候。
沮授微微頷首,目光投向遠方:“如今東吳軍銳氣已挫,想必用不了多久,他們便會知難而退。”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合肥城下的東吳大營內,氣氛卻格外凝重。帥帳之中,孫策端坐主位,他身著銀甲,麵容剛毅,隻是眉宇間帶著幾分焦躁。下方站立的周瑜,羽扇綸巾,氣質儒雅,此刻卻也眉頭緊鎖,手中羽扇停在半空,顯然正在思索破城之策。
“公瑾,”孫策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這合肥城久攻不下,新軍堅守不出,吾軍將士傷亡日益增多,再這樣耗下去,恐對吾軍不利啊。”
周瑜微微躬身,沉聲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合肥城高牆厚,馬超勇猛善戰,沮授智謀過人,新軍防守堪稱固若金湯。我軍連日猛攻,卻始終無法突破,繼續強攻,隻會徒增傷亡,確實不是良策。”
孫策猛地一拍案幾,語氣中滿是不甘:“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這合肥城擋在我東吳大軍麵前?若不能拿下合肥,吾東吳北上之路便會受阻,日後如何與大新帝國抗衡?”
喜歡漢末之全麵開戰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全麵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