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江陵城,宮殿簷角的銅鈴在沉悶的風裡有氣無力地搖晃,禦書房內的氣氛卻比隆冬還要凝滯幾分。檀香在紫銅熏爐裡嫋嫋升起,纏繞著案上攤開的輿圖,將荊州、夷陵、襄陽三地的標記暈染得模糊不清。劉備身著玄色龍袍,鬢邊新增的幾縷白發在燭火下格外刺目,他手指重重按在夷陵的位置,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愁容如同案頭堆積的奏疏般沉甸甸壓在眉間。
“諸位愛卿,”劉備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目光掃過階下的諸葛亮、蔣琬與張飛,“新軍羅逸已離荊州回洛陽,郭嘉大軍步步退兵至襄陽,可川蜀那支人馬,至今仍在夷陵按兵不動。昨日朕接到急報——”他頓了頓,喉結滾動著咽下後半句,終究還是沉聲道,“新軍滅了燕國,袁尚授首,北方再無牽製。依朕看來,不出三月,羅彥必舉傾國之兵南下,目標便是荊漢!”
話音落地,禦書房內靜得能聽見燭花爆裂的輕響。蔣琬身著青灰色朝服,身形清瘦,他上前一步,拱手時袍角掃過地麵,語氣凝重如鐵道:“陛下所言極是。如今天下三分,實則僅剩東吳與吾荊漢對峙大新。東吳有長江天險橫亙,江東水軍素來號稱天下無敵,新軍主力多為北方鐵騎,水戰本非其所長,必然不會先攻東吳。”他抬眼看向劉備,眼神裡滿是憂色,“荊州地處中原腹地,四通八達,若被新軍占據,便是他們南下取東吳的絕佳跳板。此番羅彥來犯,必是抱著一統天下的決心,麾下重兵強將雲集,吾等若不早做打算,恐有傾覆之危!”
“哼!這袁尚真是個窩囊廢!”張飛粗啞的嗓音突然炸響,他身披黑色鎧甲,腰間佩劍的劍鞘因他握拳的動作而微微顫動,絡腮胡下的臉漲得通紅,“坐擁燕國之地,手握八萬大軍,這麼快就玩完了!如今倒好,把這火燒到咱們頭上了!要是俺老張在,定要讓那羅彥嘗嘗丈八蛇矛的厲害!”他說著便要拍案,卻被諸葛亮用眼神悄悄製止,隻得悻悻地收回手,重重哼了一聲,可眼底的焦躁卻絲毫未減。
劉備聞言,臉上的愁容更甚,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目光最終落在一直沉默的諸葛亮身上。諸葛亮手持羽扇,墨色長袍襯得他麵容清俊,隻是眉宇間也凝著一絲憂色,他見劉備看來,微微頷首:“陛下,蔣琬所言甚是,眼下局勢危急,需雙管齊下。”
“丞相有何良策?”劉備急忙問道,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聲道:“其一,備戰。即刻傳令陳到,命他嚴守夷陵防線,務必將川蜀新軍阻擋在西陵之外,不得讓其越雷池一步。夷陵乃荊州門戶,一旦失守,荊州腹地便無險可守。同時,傳令劉封將軍加強江陵、公安等地的防禦,修繕城牆,囤積糧草,整飭軍備,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他頓了頓,羽扇指向輿圖上江東的方向,眼神變得堅定起來道:“其二,聯盟。羅彥一統天下之心已昭然若揭,東吳孫堅絕非庸主,必然也察覺到了唇亡齒寒的危機。吾等需再次與東吳結盟,共抗大新。隻有兩國聯手,互為犄角,方能在新軍的鐵蹄下求得一線生機。”
劉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冀,他猛地站起身,龍袍下擺掃過案幾,上麵的茶杯微微晃動:“好!就依丞相所言!朕即刻派孫乾前往江東,向孫權陳明利害,務必促成聯盟!”他語氣急切,仿佛隻要孫乾出發,聯盟之事便已十拿九穩。
諸葛亮卻輕輕搖了搖頭,羽扇停在半空,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淺笑道:“陛下不必急於派人。臣料定,不出三日,東吳的使臣自會登門。”
“哦?丞相何以如此篤定?”劉備詫異道,眼中滿是疑惑,蔣琬與張飛也紛紛看向諸葛亮,等著他解釋。
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輕搖道:“孫堅此人,深謀遠慮。燕國覆滅,大新無後顧之憂,他必然知曉下一個目標便是荊漢與東吳。若荊漢滅亡,東吳獨木難支,此乃顯而易見之事。東吳為自保,定會主動派人前來結盟,現在,孫堅比咱們都心急。”
話音剛落,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守衛的聲音在門口響起道:“啟稟陛下!東吳使臣魯肅,已至宮門外,求見陛下!”
劉備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猛地看向諸葛亮,眼中滿是驚歎:“丞相真乃神人也!竟真被汝說中了!”語氣裡的愁容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驚喜與釋然。
諸葛亮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此乃形勢使然,臣不過是略窺一二罷了。東吳使臣既來,便是結盟的良機,陛下當即刻前往大殿接見,以示重視。”
“好!好!”劉備連連點頭,之前的沉重一掃而空,他整理了一下龍袍,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傳朕旨意,宣東吳使臣魯肅前往大殿!”
“諾!”守衛的聲音傳來,腳步聲漸漸遠去。
劉備轉過身,看向諸葛亮、蔣琬與張飛,語氣鄭重道:“諸位愛卿,隨朕一同前往大殿。今日與魯肅的會麵,關乎吾荊漢存亡,切不可有半分差錯!”
“臣等遵旨!”三人齊聲拱手應道,張飛臉上的焦躁也緩和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期待,蔣琬則依舊神色凝重,顯然還在思索結盟後的種種細節,諸葛亮則手持羽扇,目光平靜,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喜歡漢末之全麵開戰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全麵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