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
吉普車易主,迎著陽光向著城外開去,也吸引了一些樓房內幸存者們的打量目光。
同時,昏暗的汽車內。
哪怕前擋風玻璃上的遮陽布是高規格透明的,但照進來的陽光,卻依舊顯得異常暗淡。
“這車就是牛!”大胡子開著車,享受著車裡的稍涼空氣。
張逢坐在副駕駛,一邊大口吃著一種類似於雞肉的風乾肉快,一邊感受著車裡的氣溫。
車裡有空調,看似設置的溫度是18度。
但哪怕有防紫外線的遮陽布,可是被強大的陽光一照,這種‘大鐵爐’裡的氣溫,還是很難降下來。
因為這個遮陽布在防紫外線的同時,還有‘聚熱’與‘加熱’的效果,哪怕跑快一點也不行。
張逢一邊觀察,一邊又看向中間的儀器。
有電量顯示,目前是100%。
這個車子是太陽能。
但等晚上沒太陽的時候,電量就要降下來了。
並且為了避免未來幾天有不好天氣,也需要預留一些電量。
好在這個車子的‘電池’很強。
根據記憶,張逢知曉它叫做‘z1’電池。
再加上這麼猛烈的太陽,照三個小時,電量就滿了。
然後在平地上,可以跑五千公裡左右。
這個世界對於太陽能的利用,還有電池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造詣。
但像是現實,正常的太陽能汽車,它受限於電池和天氣的原因,續航能力是遠遠不足。
尤其是同樣體積的太陽能電池,這個有什麼每日瓦時和電片與日照強度的計算,張逢完全不懂。
不過,要是用汽車的能源電池,去對比這個z1電池,卻相差最少5倍的電量儲存。
這個z1電池,是完全超標的‘新類型太陽電池’,能達到平常電池的5倍續航,而且用的是無限太陽能。
當然,這個不包括軍工類的核電池等等,那些電量更厲害,但這完全都不是一個體係了。
‘這個技術要抄回去。’張逢很快就做出決斷,
‘真要是把這項技術用於現實,那不僅是電力能源問題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這個存儲電量的設備構造,可能會掀起一次小的技術革新。
尤其太陽能的有效利用,可以讓能源成本降低,實現部分能源轉型,還有高壓傳送技術也可以先停止。
最重要的是,低能源采購成本可以有效終止,二氧化碳的問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解決。
這樣一來,就可以將額外的環保與其他資源節流出來,將這些資源投入更多的大數據研究。’
張逢經常在數據中心,看著一些人談論學術,倒是也稍微懂一點點,能看出這一些淺麵上的改變。
也可以說是,隻要這個技術一鋪開,那麼所有相關的額外資源,都可以用於自己的大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效率與人力構造得到更大提升,甚至可以再添加一個相關電池能源中心。
最終所有的技術,都服務於‘超凡高武時代’的構造。
張逢單是想想,都感覺自己的‘練武底子’更足了,更瓷實了。
不再是空中樓閣般的搖搖欲墜。
基礎技術的大增強,永遠是超凡時代的有力地基。
至於,自己真要帶回去了,他們問自己一個學醫武的,怎麼科技能源技術也這麼牛?
張逢感覺自己可以說,這就是簡單的觸類旁通。
就像是牛頓根據蘋果的掉落,忽然頓悟,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那自己為什麼就不能覺得大數據采購太費電,二氧化碳又他媽的影響練武環境,然後忽然頓悟,就發明了太陽能超級電池?
這說到底,都是根據這一個的牽連,然後頓悟了另一個的科學理論。
蘋果和地心引力。
醫武和有太陽能,它們都是有潛在聯係的。
張逢尋思著,感覺這很合理。
心裡想著,張逢還看向了正在開車的大胡子,
“大胡子,你是高材生,問你個事。”
“問。”大胡子頓時坐直身體,“小到1+1,上到微積分,我都懂一點。”
“那好。”張逢詢問道:“比如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人,現在正在用電磁爐熬湯,然後感覺太費電,之後就發明了某種高效電池。
你感覺這合理嗎?”
“為什麼不合理?”大胡子奇怪道:“在末世前,民間多少發明家,不都是稍微懂點原理,就搗鼓出來了一堆新發明?
你要記好,從宇宙起源的那一刻起,所有東西都是本身存在於這個宇宙。
科學,不是將它發明出來了,而是將它發現了,並重現了。
所以發明這個事,沒有你想的這麼難。
要不是現在的人都發現完了,我高低也給你露一手。”
“這……”張逢聽到關於‘發現與發明’的話後,是被大胡子的這一番言論鎮住了。
沒想到他一個大老粗,還真有點門道?
‘他幾十分鐘前,“兩個但”都分不清。’
奇妙反差,讓張逢一時摸不清他的學曆底細,
“你真是高中生?”
張逢再次詢問,“我感覺你這個認知水平,還能再往上提一提。”
“高中就是高中。”大胡子卻空出一隻手擺了擺,
“我個人不喜歡在嚴肅的學曆上說謊話,還有,不要再和我討論學術問題了。
你將來再問這些學術事,我都不會再回了。
因為我累了,心累了。”
還有一句話沒說,他能顯擺的就那麼一句‘發現與發明’。
再多就要露餡了。
張逢卻沒管這個,隻是問道:“這發明是誰搞的?你知道這個消息嗎?”
“我不知道。”大胡子搖搖頭,“但很多‘材料師’都會製作,怎麼?你想學這門手藝嗎?”
材料師,就是廢土上製造電池的人。
一般情況下,大型幸存者基地內都有。
張逢也知道。
但心裡更想找那個發明人,或者那個團隊,拿到最初的研究資料。
不過現在來看,還是先找個大基地市,再找個人先學。
正好養養腿。
心裡想著,將近八點,太陽也落了下去。
順手將空調關閉,保存電量。
張逢閒的無事,又數了一下車上的物資,有一個飲水機的水桶,裡麵大半桶水。
汽水瓶子,有五瓶滿的,一瓶半滿。
食物,還有十五個饅頭,以及六斤肉乾。
這還是張逢吃了一小半了,之前有九斤肉,二十個饅頭。
“瘸子,你咋這麼能吃?”大胡子還在開車,眼見張逢在數物資,就問幾句,“前兩天也沒見你這麼能吃。”
“因為前幾天不夠吃。”張逢隨便回了一句後,又感悟自身。
現在很飽,靈開完了,也聚了血氣。
五臟開始共振,內力在慢慢滋生。
一切都向著正常方向發展。
“對了。”張逢想到什麼,又向大胡子問道:“你準備去哪裡找水?”
記憶裡,自己一直都是在那個城市附近生活。
水源是在各個下水道與一些彆人挖好的地洞裡鑽,深層泥土裡能滲出一點,算一點。
食物是拿水源去換。
有人在城市的屋子裡種一些耐熱的新品種菜,可以換。
或者,和城市裡的人一起布置陷阱,抓一些比較弱小的太陽獸,或者跑入城市的動物。
總歸來說,就是湊合活著,餓不死。
要不是前幾天在市邊碰到大胡子,再加上自己來了,想出去看看。
那麼八成還是這樣活著。
“那邊有片原來的湖。”大胡子有什麼說什麼,麵對張逢的問題,指向大前方,
“我前一段來的時候,見到乾枯湖底,已經被打了很多取水洞。
有好多人在那裡取水。”
“好多人?”張逢根據記憶還有末世經驗,很快得出結論,“他們能和平相處,肯定是某個生存者基地內的自己人。
附近應該是有幸存者基地。
走吧,先去打水,然後再找找,試著接觸一下。”
張逢想去看看,主要人多的地方,不僅有可能學到電池知識,也好打聽那個地鐵站。
“幸存者基地?”大胡子奇怪的看了張逢一眼,“這是你編的詞嗎?聽起來怪有感覺。”
這邊對於如今存活下來的人,不叫幸存者,依舊是和正常一樣,沒什麼特殊名字。
“隨便取的名字。”張逢不想解釋,“你說的那個湖,離這裡多遠?”
“二百裡左右。”大胡子目光亂瞅,反正路上也沒車。
但城外的公路兩邊,卻有不少生鏽的汽車殘骸。
災難前期,還是有人組織幸存者們,一起整理道路。
隻是隨著詭異天氣和戰爭逐漸蔓延,再加上輻射與陽光獸。
二十年過去,這就慢慢結束了,人類百不存一。
像是百萬級人口的城市,現在能活下來萬人就不錯了。
同時,張逢也在打量這些車子,看到有的部件有明顯的扭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