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大雨下了半個小時,而後又在符籙的影響下轉為連綿小雨。
又在府衙的大殿內。
張逢在悠然的品茶,旁邊則是站著一群驚訝到無以複加的知府等人。
他們不時小心的看看‘大高人’張逢,又偶爾望了望廳外依舊在落的雨水。
如此大規模的術法,四十裡方圓的祈雨。
在他們想來已經不是‘金丹高人’的術法了,而是民間神話鬼怪中‘元嬰真人’的大法術!
這個世界,有元嬰的說法,甚至在數千年前,還有過一位元嬰真人。
隻可惜後世中無人能踏入。
但如今在他們想來,這位年輕的金丹大修士,或許就摸到了元嬰真人的門檻。
與此同時。
張逢歇了一會,恢複好靈氣以後,也看向了不敢言語的眾人,
“此雨還會持續半個時辰。
諸位且觀,貧道先告辭。”
“前輩慢走……”
“謝前輩賜雨……”
眾人向後行禮,目光中滿是尊敬。
張逢告彆了眾人,也沒有回村,而是來到了府中一間安靜的密室。
剩下的時間,就靠他們去傳自己的威望,直到到達朝廷。
張逢現在很乾脆,就等自然而然中的皇帝邀請,還有上朝受封。
之後,去國庫裡把這個世界的術法整理一下,統合一下。
順便再去看看那個什麼張家。
而張逢自從半個小時前來到這個府邸後,已經讓兩位修士取來府中的術法庫存。
雖然自己靈識也能一眼觀得書房內的這些心得與秘籍,並輕易繞過書房內的簡陋禁製。
可畢竟是人家,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有。
且也通過這些秘籍。
密室內,經過五個小時的時間。
張逢也知道了這個世界內所謂‘元嬰’的構想。
差不多就是‘蛋生雞’,在金丹內孕育出‘神(靈魂)’的本體。
這個神,就是實質化的元嬰,也即是‘真我、真人’,也意為‘真實的人’。
因為一個人的肉體或許會枯萎,但‘靈魂(神)’在理論來說,壽命會稍微長一些。
精神飄散是需要時間。
所以這個比較長的壽命,讓自己還能繼續存在的痕跡,就是‘真’。
不是肉體一死就沒了。
這個世界,修的也就是這個‘真’,想多活一些時日。
且在張逢的想法裡,如果‘金丹與元嬰’真的是四維構造。
那麼隻要做到元嬰出竅的地步,說不定自己肉身死後,還能實現‘奪舍’重生,將另一個人的身體同化成自己的。
前提是自己元嬰還有自己的思想,否則一切免談。
但不管帶不帶思想。
就單單說,靈魂可以延長飄散的特性。
張逢也知道肉體死後,為什麼和一些煞氣結合,最後生成‘鬼’。
說到底,是靈魂在作祟。
再一反推,也能出來一個很特彆的結論,‘靈魂的壽命,是比肉體要長。’
尤其靈氣也是特殊的,靈根也是特殊的。
隻要靈根高,精神就會不自覺的吸收靈氣,來強化自己的身體。
也能變相得出,精神可以影響靈氣,並吸收靈氣。
或者說,靈氣最大的滋潤目標,就是靈魂,畢竟是靈魂引來的靈氣。
靈魂也是在靈氣不知不覺的滋潤中慢慢強大。
如果這個結論正確,那麼就能推測出一些西遊記類的神魔世界內,為什麼人死後會有‘靈魂’了。
因為他們在高等級的靈氣滋潤中,雖然肉體受到的強化效果微弱,但靈魂卻被滋潤的很結實。
再從字麵意義看,靈氣與靈魂,都是靈,應該是有關聯的。
雖然張逢不知道這個靈氣稱呼怎麼來的,但或許就是某位大能一早就推導出了這個結論,所以才把‘靈氣’稱作靈氣。
再加上修心與修德,即是道家中的修行,這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並且聖人之師,管仲先生的《管子·內業》內也有記載,‘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
這種種都表明,心中的金丹和元嬰,很可能就是一個人的靈與魂。
於是。
張逢也得到一個很奇特的結論。
靈魂,是在心裡,不是在腦子裡。
腦子裡那是思想。
靈魂和思想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個話題,在科學裡就有準確的言論。
因為靈魂和靈氣一樣,都是非物質的存在,是無法確定是否存在的。
思想,則是神經元,是可以揣摩的,也是基於經驗和知識的加持下,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解析和學習。
隻不過這個靈魂在心,不在腦,是張逢自己琢磨出來的。
雖然也不知道對不對,但假如說,靈魂真的在心裡,又不和腦子(記憶)接觸。
這也能變相推導出,一些鬼物為什麼會喪失理智了,因為靈魂是獨立於大腦的存在,或許承載不了多少記憶。
尤其通過這個事,也能變相證明一些奪舍重生的人,為什麼會有胎中之謎了。
因為他們沒腦子(記憶)了。
但在西遊記類的神魔世界裡,靈魂很強大,說不定就可以承載一些記憶。
最後才需要喝‘孟婆湯’之類。
想到這裡。
張逢感覺‘解開神(靈魂)之謎’就是邁入元嬰的關鍵。
又在自己十幾年前的高維推論中,如果金丹與元嬰真的是四維,化神與洞虛等等是五維。
那麼還真就是靈魂到了元嬰後,成為體內的‘無思想’四維實體。
然後化神時,元嬰的神(靈魂),再和思想(大腦思維)結合,以精神物質與靈魂去影響外界,那麼自然就是理論上的五維生物。
張逢感覺應該就是這樣,然後關於靈魂怎麼解析。
這個就哈哈哈了。
但道家老祖宗也給有理論,三魂七魄,其中的七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
三魂,是天、地、人。
關於天、地、人。
天是智慧和思維,地是主管意誌和行動力,最後這個人,是壽命。
自己應該都達標了,起碼遠遠超過這個世界內的人了。
那麼不該踏入不了元嬰。
且再玄乎一點,如果這個天是‘天道法則’,地是‘厚德載物’,人是更為複雜的‘七情六欲’。
天魂,自己也觀了一些天法的規則運轉了,如氣運法與天象學等等相關。
地魂,自己在現實以及一些世界內,也學大地的厚德載物了。
最後,關於人魂,自己因為小鯉魚,正湊巧湊齊最後的愛。
自己都摸到了這些規則,應該是達到了臨界值。
那到底缺什麼?
畢竟這個世界內,曾經有過元嬰真人,那就證明這個世界是可以‘破格’的。
這破格和當前的靈氣無關,因為修得是自身的靈魂,是讓靈魂和金丹融合,產生實體元嬰。
在這樣的理論下,隻要有靈氣,就該有那種隱約融合的征兆。
就算是最後因為靈氣太低,無法真實具現靈魂,無法踏入元嬰,但該有的征兆還是要有的。
且這個世界在自己的‘氣運算法’裡,也無天道壓製什麼的。
可現在,自己卻不行。
張逢也好奇了。
難道是自己‘懼’的不夠足?
仔細想想,自己害怕的事情好像不多。
但在以往來說,自己很多時候也害怕過,像是海底恐懼,還有最早的冒險經曆中對於家人蒼老的恐懼,自己害怕過的事情也不少。
欲,自己其實很少,真的很少。
但想要學習,就是最大的欲。
甚至可以說,欲是一個人本身就有的,活著就有的。
無欲無求的人,那是不存在的。
如果存在,早就餓死了。
因為人總是要有吃的欲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