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解一些星球的天文與地理,再對照自身所學,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張逢一直都抱著這個理念,在不停的學。
且心魔消散以後,張逢也開始消化超導世界內的‘各學科知識庫’,以及現實內還未消化的大部分‘人體機能資料’與‘虛擬神經學’等知識。
在這樣的盤點消化中。
張逢這兩天下來,體質基數還增加了0.9,屬於略微調試自身的內力散布與靈力構架,讓它們更為結實一點,合理一點。
並且對於神經元的理解,也稍微加深了一點點,讓靈識擴大了3米左右。
聽起來都很少,但要是天天這樣去學。
長久積累下來,將是一筆非常可觀的實力財富。
並且對於知識的所學,也不影響自己‘規則性的每日加體質(超頻100%與內力、以及靈氣三部的運轉)’。
完全就是狠狠的疊上疊。
甚至張逢在想,或許自己不到元嬰,實力就先到這個世界標準裡的元嬰了。
因為張逢專門去赤壁遺址看了,並根據海底的靈符戰船,還有上麵的戰後痕跡,大致演算了一下。
左慈左天師,靈識是‘三十裡’。
境界應該是元嬰小成,因為他突破沒多久就斬心了。
而自己現在是二十裡又一百二十四米。
滿打滿算,靈識上就差十裡地了。
至於術法威力。
如果要想做到左天師的東風與火屬焚船,以及破壞程度。
自己隻需要將火屬與風屬知識再加深,那麼目前就可以做到焚燒方圓三十裡靈符戰船的破壞程度。
理論上來說,自己看似還是‘小小半步’的元嬰,但實力上已經無限接近‘元嬰小成’了。
尤其在二十裡方圓靈識內,以自身體質的‘大當量儲靈’和0.1秒間同時繪製千枚符籙的程度。
真正的元嬰小成過來,也得敗於自己強大的火力壓製,最後狼狽逃竄。
因為按照戰船處的術法痕跡。
張逢感覺他的術法比自己要低一檔。
如果再按照符籙筆畫來說,左慈畫的符,應該是4.6筆。
自己目前則是能畫5筆的颶風與聚水。
當然,現在自己與現實內,隻推演到了‘3’筆符籙。
可是在超高的優化上,這個3筆的質量,是比左慈的4.6筆還要高。
不過,這不是說自己比人家的天賦高,悟性高。
而是自己取巧用大數據與虛擬世界,再加上全球將近一億玩家數據,還有各個科研人員與超導與虛擬小樓算力。
這種種加在一起,如果還超不了一個剛起步沒多久的金丹修士世界,那真是有問題了。
當然了,左慈也確實強,自悟元嬰,又能畫出4.6筆的符籙。
這個是不能否認的。
人家確實很超標,和座上客等人相當。
那麼,他竟然超標,自己也肯定抄了。
海底的戰船等等痕跡,能讓張逢略微反推一些符籙的原形。
雖然時間太久,基本仿照不了,但也可以當做部分知識儲存。
同時,也根據各種數據對比。
張逢感覺以目前的自己,如果碰到左慈天師。
趕走他是絕對沒問題的。
因為還是那句話,自己已經做到了自身大當量的靈氣儲存與優化符籙的絕對火力壓製。
但殺,應該是沒有辦法。
畢竟自己現在隻能根據戰船遺骸,知道元嬰境界的大致攻擊強度,卻無法倒推‘元嬰的防禦強度’。
在不知道防禦的情況下,以及元嬰的‘高維防禦’規則下。
這個是未知數。
至於‘高維攻擊’,就是戰船破壞度,還有大範圍‘高維展開’的施法。
張逢自身能‘同時繪製千餘符籙’,也正是高維攻擊中的一種。
可實際上,張逢隻是用十道靈念,畫了十張符,然後高維展開,就直接成了一模一樣的一千道。
也如一個二維的‘正方體紙片’,如果它變成三維,它必定是六個麵的三維正方體。
與之相反,一個六麵的‘三維正方體’,如果放在‘二維的平麵紙上’,並想要將正方體具體的表達出來,那必行會展開成‘六個平麵紙片’。
這就是高維對低維的攻擊模式。
張逢現在就掌握了這種最基本的高維攻擊,那就是十變千的‘複製展開’。
具體過程是,在二維裡正方體的一麵,繪製成符籙,也即是在當前世界內繪製符籙。
之後再對應三維,讓三維加持(金丹規則複製),讓六個麵都有符籙,最後再扔到二維的當前世界。
這完全就是‘不講道理’式的覆蓋火力打擊。
又在這種複製數量中,必然也形成攻擊上的質變。
隻不過會涉及到陣法與平衡、風向、動力學,以及等等相關原理。
這些學識都對戰力有加成。
所以張逢目前正在消化超導世界與現實內的相關知識。
這些雖然不加四維知識,但卻作用於整體戰力上的增幅。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戰力計算公式。
如1+2=3。
2是高維,維度越高,基數越高。
1是自身實力,實力越高,打出去的符籙就越多。
知識,則是對於整個公式上‘1+2=3’中所有的乘法。
……
又隔一天。
張逢回到了恒城的府衙。
又根據國師1.1K的體質,以及正常金丹900~1K的體,還有戰船遺跡等等。
張逢得出了元嬰的大概體質,差不多是2K~2.2K。
自己是能殺,因為2.2K隻比自己高100體。
應該是能破防。
包括2.4K以下,張逢約莫了一下那種身體強度,應該也可以趕走。
到要是超過2.4K,又或者是元嬰有其他的奇怪能力,或者防禦再次加深。
張逢則是感覺,自己知識夠足,應該能輕鬆從他手裡跑掉。
對於四維再次加深的元嬰。
張逢除了好奇以外,也抱有很大的敬畏之心。
這個敬畏,是對於更高知識的探索與向往。
……
第二天一早。
國師尚不知道張前輩前兩天遊了整個世界一圈,並解析了幾百年前的很多人和事。
這樣的計算量,或者說是念頭轉動的頻率,是他無法想象的。
但這也是張逢有詞條內的0.2思維加持。
有這樣的分析力,那肯定要消化知識與探索更高維度的知識。
而國師什麼都不知道,相反,他以為張逢是閉關了幾天。
更不知,張逢在學識上更強了。
獨屬於金丹的高維複製與高維展開。
張逢現在更是遊刃有餘。
如果再來一次呼風喚雨。
張逢感覺施法時間可以縮短20%。
左慈的赤壁遺骸,為張逢帶來了很多領悟。
是屬於這個世界內的‘快速結符’方式。
當然,這個世界沒有符籙,更多是靈氣與金丹結合中的直接施法。
張逢學的是這種結合方式,並優化自己的符籙。
因為金丹的‘直接施法’,在沒有大基數的情況下,目前在現實內是無法被數據化的演算。
但符籙作為一種能被觀測到的科技,是可以實現全球上的共同優化。
且符籙的陣法結合,相對而言更符合靈氣的結構原理,在目前來說,威力上是高於金丹和靈氣的簡單結合。
反正就是兩頭抓。
現實整體算符籙,張逢也算符籙。
金丹原理和靈氣原理,自己先一個人單抓。
爭取兩頭並進,在更大程度上完善自己的根本體係。
包括這三天的單抓收獲。
如果數據化來說。
張逢感覺自己是提升了最少1000%的戰力。
看似優化了20%的施法速度,實則不是隻加了20%戰力,而是更為快速的覆蓋打擊。
自己現在見‘三天前的自己’,完全能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