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實驗,就這麼乾脆利索的失敗了。
張逢也根據這個結果,知道了之前的壓縮陣法不靠譜,所以還是繼續優化。
但老劉等人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以後,卻是無限的後怕。
“幸好這個武器沒有在現實內建造……”
老劉在虛擬內也能感受到真實的恐懼,包括他的背心也濕了一片。
“是啊劉總……”數據中心的第三負責人也是後怕無比。
並且他這一段時間來,都在虛擬世界內監督建造,更知曉其中的原因,
“真實實驗數據的缺陷,和太多因素有關了,況且我們對於新科技的掌控也不是很足。
就像是您說的那樣,幸好是在虛擬世界內測試。
如果在我們的……”
他看向已經成火球的地球,
“唉,虛擬世界內的場景會真實上演……”
“張議員,我們人類萬幸……”
“上帝保佑我們……”
“張總……劉總……我們……”
隨著老劉等人開腔後,有部分人也是紛紛言語,表達著自己的後怕之情。
並且還有相關的建造負責人,向著張逢等人賠罪。
張逢卻搖了搖頭,沒有絲毫生氣。
包括老劉等人也是如此。
因為這無關檢查不檢查,也不是工作人員的基本錯誤,而是一個方圓十五公裡的星際武器構造體,又是人類文明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星際武器。
再加上其中又有各種頂尖與精密技術摻雜。
這就不可能通過簡單的複查與構造排列,便能一次性成功。
包括虛擬測試的本身,也是為了更好、更真實、更直接的暴露這些問題。
結果也很真實,‘籃球’直接成功的沒了。
這種星際武器測試,完全就是一次性的。
人類也痛快的把自己搞沒了。
但科研人員們在建造好的時候,卻是抱著一次性成功的目的,不想浪費聯邦資源。
因為這看似是在虛擬世界內建造,是0成本的數據。
可是虛擬小樓與超導小樓的運行與維護成本,還有數據中心內,虛擬研究廳的器材維護,每日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然,比起真實建造來說,這都是小小錢了。
再比起地球沒了來說,這更是皆大歡喜了。
……
往後幾個小時內,地球沒有複原。
不是無法恢複,而是大家正在做技術複盤。
所有研究員與老劉等決策者,也都從虛空中打開實驗報告,觀察裡麵的失控原因。
哪怕老劉等人不是很懂,但如今的文明躍遷是不可逆的,是勢在必行的。
所以,他們為了適應今後的時代,而不是被時代所拋棄,就必須要了解一些。
包括在虛擬世界內學習,也和真實世界內一樣。
如今的虛擬世界,在技術的快速演算與完善中,已經能完全模擬人的基本記憶與思維狀態。
就像是的科研人員有什麼靈感以後,也能把思維裡的公式物品具象化,然後和同組的人員討論。
虛擬神經元資料,不僅是張逢在看,包括超導與虛擬小樓也在補充數據庫。
現在的虛擬世界越來越完善了。
也是借用於這種思維分析力。
另一個虛擬世界內的金丹拆解,也是利用這樣的解析方式,讓人工配合量子與虛幻小樓演算。
這樣可以將一個人的思維快速具現,再讓量子解析。
一個方圓十五公裡的精密星際武器能這麼快的形成‘不完全形態’,也是借用於這樣的演算方法。
不然的話,是很難在幾年內就計算出星際武器與壓縮陣法的理論。
……
大家還在複盤。
張逢則是回到了現實,繼續學自己的東西。
因為自己一個人的思維力量,比起眾人與量子計算來說,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壓縮陣法的事情,就交給他們了。
也算是什麼人做什麼事。
一個勁的提現實程度,為的也是種菜與收菜。
包括現在的脈絡與內力收集,也可以停下了,因為已經100%。
這些省下來的檢測資源,可以用來作為機能檢查,或是靈氣檢測。
這也是隨著自己小半年前將修真功法傳出去以後,現在很多人就開始接觸修真了。
再加上普通靈石的造價,隨著上一次的種植收獲以後,已經低於兩千塊一顆。
現在的價格是5千三顆。
又以聯邦的整體居民工資,在大發展下,不算那些高收入的人群,正常人也達到了每月兩萬左右。
那麼一月三顆還是能搞得起的。
尤其隨著靈石越來越多,買的人越來越多,逸散的越來越多。
現在地球上的平均靈氣值,已經達到了0.003。
簡單來說,全球的每一方空氣中,都含有靈氣了。
每一人的呼吸,也都會為自己帶來靈氣。
又有現在的科技成果。
計劃部也有預測,在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大致四年以後,全球靈氣程度會達到0.1。
要知道,在兩年前,還隻有超凡之鄉內有微弱靈氣。
但現在已經開始全球化。
最大的影響就是,空氣變得更好了。
當然,這裡還有Z1等環保能源的影響,才使得夜晚時,大家都能看到天空中的星星。
包括在冬日的早晨,也沒有什麼霧霾了。
差不多二十年的超凡發展,讓現實煥然一新。
又在利民的醫藥與丹藥下,平均壽命也延伸了三十多年。
然後問題就來了。
大夏的人口有點太多,繼而遷移到國外的也挺多。
絕大部分還都是去乾活的男性。
可不管最後會不會大夏統禦全球。
但以往的全球死亡數量,是每年五千五百多萬人。
而現在在聯邦的統一與更完善的製度下,死亡數量被無限的壓縮。
這使得每年死亡人數,隻有百萬人。
最後,這將近二十年下來,除去最早幾年沒有完善以外。
現在全球是將近85億的人口數量。
其中的Z1與藥草,經過十年左右的鋪蓋,還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所以在人口與食物藥材等能源上,計劃部預計,哪怕現在科技發達了,又有超導概念的小高層。
但等全球100億人口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部分資源上的‘匱乏’。
屆時要想保證藥材與利民化的靈石供應,就需要城市與種植結合。
很可能出現一棟百米高的建築內,其中小半的樓層是Z1與土地藥材。
城市內也可能隨處見到漂浮在空中的‘種植小島’。
當然,這都是為了保證全民修煉與利民的進展,所以才會出現這個很抽象的狀態。
也是資源分配的創新嘗試。
可要是放棄所有,還像以前一樣,那麼就無所謂了。
但在減少利民的情況下,也會形成某種意義上的‘能源與藥材資本’。
這些計劃裡有利有弊,是沒有絕對完美的。
包括能放很多東西,能住很多人的機械平台,目前也無法構建,因為超導還沒實現全民式的普及。
超導現在是供不應求,醫藥、軍事、科研,什麼等等都要超導,完全是有多少要多少。
飛車目前也沒有量產,更多是每月發行一萬輛,疏解日常的交通壓力。
並且建造路邊商店,也是為了疏解交通。
反正就是哪裡都要。
各地超導的製造廠訂單,都延續到了二十九年後。
各行各業都在排隊。
其中科研又不停的插隊,其次是‘插隊二哥’的醫藥。
這兩門是不講道理,隻要需要超導,就優先向它們傾斜。
第三位插隊的科室,才是‘三維式的交通’建造。
至於其他重要的單位,則是看重要程度分配。
例如,虛擬世界遊戲等相關生態鏈,讓那些超級機構慢慢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