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眼。
這是一個大學的四人宿舍。
屬於白天的窗外,傳來同學們的交談聲。
張逢掃了一圈,看到沒有什麼危險後,也先看向自身信息與記憶。
【年齡:21】
【體質:15】
【根骨:6.6】
【武學:6.8】
【靈根:6.5】
看完信息,張逢也知道自己是一位普通大學的普通大三學生。
世界背景,則是和超凡前的現代世界類似。
沒有什麼超凡之類的練法。
並且在已有的記憶中,也沒有什麼強大科技。
那麼以朝廷‘無隱瞞’任何科技進展的情況下,這個世界是怎麼進入到七級的?
張逢思考期間,也看向了文字世界信息。
【複活機會:5】
【冒險等級:7】
【冒險類型:成長、生存、自由、災難】
【注:每存活一年,會有新的強化選擇,最高22次】
【身份:大三學生】
【主線任務:生存三十年】
【注1:你已經曆過多次時間線任務】
【注2:在上一次的回溯世界內,你已經有能力阻止小鎮鬨鬼事件,並拯救了一千二百人】
【注3:你已經是一名合格的冒險者了】
【非主線任務:以目前進度,三十年前後,一場全球災難將會降臨。你需要確保百萬名人類生存,並延續這個世界的文明種子】
【注4:災難類世界中,當完成主線與非主線後,將會得到命運類詞條增幅】
……
‘從拯救小鎮?直接變拯救文明?’
張逢看的匪夷所思,總感覺哪裡不對。
就像是剛學完1+1,就要去造炸彈一樣。
但仔細想想,那個鬼,好像已經是城市級的。
再者,喪屍與廢土世界也是全球災難級。
尤其是上個金丹世界內,那裡的國師,也能實現全球橫著走。
變向來說,災難與武力閾值,早已經達到了‘世界級’。
那麼自己隻要能跟上進度,也應該麵對世界級的任務。
隻不過這次是‘拯救’。
隨後,張逢著重看向文字,又分辨最後的‘命運加成注解’。
‘完成兩項任務後,有命運屬性加成?這難道也是變相的時間回溯任務?’
張逢沒想到平常的冒險類世界,在這種不屬於‘過去時間線’的世界,竟然也可以得到命運加成?
也或者說,自己以往的命運任務,大多都是在‘過去的時間線裡練手’,隻要頂到一定的時間,就會有外援相助。
但自從自己上次獨自一人,提前完成了‘鬼怪命運’以後,現在的情況好像完全變了。
如今,是‘即時性’的世界,是‘正在發生’的時間線。
況且這個冒險世界,今後自己還能回來,不像是過去世界,一走就沒了。
那於情於理,都是要試著阻止災難。
隻是這個世界沒有靈氣。
科技也和超凡前的現實一樣。
那麼具體災難是什麼?
是域外文明降臨?還是自然災難?又或者是上古妖魔複蘇之類?
張逢琢磨著,感覺後者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因為沒任何靈氣痕跡。
至於‘域外文明降臨’,那種能‘跨星係’的文明,並派來戰艦的文明,這種也太超標了。
以目前全球人類的小胳膊小腿,人家真要來了,也完全擋不住。
在理論上來說,絕對是不符合7級的標準。
那剩下的就是可能會發生的戰爭,還有自然災害等等,又或者是什麼超級實驗、誕生了什麼超級怪獸。
再或者科幻一些,什麼生化複蘇,什麼一小群‘特血戰士與異形’墜落地球什麼的。
但這些也不至於說是,‘保證百萬人存活、並延續文明種子’。
這個非主線,一聽就像是毀滅性的災難。
喪屍和異形,總歸是碳基生物,在正常角度來說,隻要不是一瞬間的爆發,那就沒事。
除非是更強大的個體與族群,又或者是自然災難,那種‘攻擊呈現大範圍’的,這可能要出事了。
最後一總結。
張逢傾向於三者。
一,超強個體。
二,自然災難。
三,天地同壽的戰爭。
想到這裡。
張逢走到自己的床鋪旁,打開電腦,上網查資料。
略微掃一眼,張逢發現這個世界內的各朝很平和,又在促進貿易,甚至有一種形成‘地球聯盟’的聯合感覺。
因為這個世界實行全球大工業,又在這樣的大工業下,環境受到影響,自然災難就比較多。
颶風、洪水、都是常見的。
各國也是在這些頻發的災難內,又在民眾與各界人士的呼籲下,慢慢聯合與試著修複自然。
好了。
隻憑這一條信息,也不用看其他猜測了。
張逢通過這些頻發災難,就知道現在的世界,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雖然現在看上去還正常,偶爾發生的災難也和平常差不多,還在控製範圍內。
但絕對有哪個按鈕,觸動了類似‘星球重啟新時代’的倒計時開關。
文字既然描繪出文明式的大災難,又以他們這樣的發展,三十年後的毀滅是必定的。
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後。
張逢以阻止災難為目的,看向了首次的強化。
【1:初級救贖】
【2:延伸】
【3:成長元素】
【救贖:史詩、史詩】
【效果1:每拯救百萬人,你在本世界內的體質+0.1】
【效果2:根骨+1、武學+1】
看到這個選項,張逢感覺這個應該是‘後續式’的詞條。
假如,自己將這個世界當成‘主世界’,以後回歸後都來這裡,那麼可以試著往上迭體質。
好比自己最後拯救了十億人,那就是100體。
再加上自己原有的修煉,就可以觸摸更高的體質標準。
但現實明顯給的知識更多,發育也更完善。
並且更多的情況下,地球是自己的家。
其他世界就算是再厲害,在張逢想來,最後也是給現實反哺,提升全民,直達星際仙界帝國。
不過,當看到這類詞條。
張逢也知道這屬於‘補課’。
比如自己在現實內一直藏著,又在其他世界內沒有大發展,再加上自己體質不高的前提下。
那麼100體很多了,能推演不少前路了。
當然,前提是救了這麼多人。
又或者,災難一開始就發生,比如哪個仙俠世界內,一個大魔頭要屠幾億人口的超級城池。
自己恰巧實力也達標,能阻止,那正好拿幾十體質。
最後,張逢總結,這個詞條看似很好,實則性價比不高。
再看向2
【延伸:史詩、稀有、規則性輔助】
【效果:壓製災難的發生,將災難往後延伸一小時】
‘規則詞條?’
張逢第一次見到這類詞條。
但仔細想想,陰陽眼之類的詞條,也是這種規則。
至於一小時,算了。
要知道離災難發生,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應該還有三十年的籌劃期。
三十年的籌備期,能救的人自然能救,又不是演電影,三十年都不夠全球籌備,就差那一小時。
就按自己的計劃部與自然災難應急部來說,哪怕沒有量子計算機,也絕對能做到,隻要確定災難,就能在短時間內拿出各種預案。
個人,個體,可能會出現生死時速,就差幾秒的情況。
但全球人類的智慧集合,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三十年都不夠,就差那一小時,那也太他媽的狗血了。
這完全就不符合邏輯,也更是侮辱全球人類的智商。
像是計劃部與發展等相關單位,他們掌控全局的統籌能力,是很強的。
如果不強,世界也不可能有今天這個樣子。
缺乏有效的組織,人類文明雖然還會產生農業,但很難達到現代的科技水平。
像是航天、醫療、互聯網之類,個體怎麼研究。
當然,自己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