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大閻羅?’
張逢看到字跡後略微思索,大概也明白了之前一路上的符籙石板,應該就是出自於陽山真人之手。
隨後。
目光從字跡上掃過。
張逢隔空撿起屍骨後方的十幾本竹書。
它們外表有一種聚水與聚煞的靈韻符籙,‘水、煞’在某種術法上同屬‘陰’。
倒也使得它千年未損。
這是陽山真人所留下來的秘術。
裡麵記載了不少術法的彙聚結構。
張逢這一瞧,倒是發現他和很早以前的民朝世界一樣,一樣喜歡‘留緣法’。
當然,更多可能是大閻羅將六道基因的方法刻在了骸骨上。
之後陽山真人來到這裡,又見到這些方法以後,隨即也留下了自身所習的所有術法。
這裡算是同時存在‘地府’與‘天宮’的傳承。
‘一千五百年前的大閻羅,七百多年前的陽山真人。
如今又是七百多年後的我。’
張逢一邊看著竹書,一邊略有感歎。
心思微動之下。
張逢也以靈氣為筆,在旁邊的地麵上刻錄下來了,關於練氣到金丹的感悟。
隻是,裡麵更多是傳統的修煉方法,沒有添加自己的學識。
因為真要有人誤入了這裡,又看到這些。
那麼傳統簡單點的還是比較好的。
萬一對方資質千萬裡挑一,悟性超絕,那說不定真能修出一個金丹。
但要是再加上自己的複雜學識,對方隻會越看越懵。
等寫完。
末尾又留一筆‘青山道人’。
張逢感覺挺圓滿的,雖然自己和大閻羅二人沒有相見,但都在此地留下了傳承中的‘緣’。
不過,張逢也好奇一件事。
那就是之前洞外的痕跡,是誰留下的?
還有天宮的準確位置在哪?
這些竹書秘術雖然記載了很多符籙,但在自己看來,一樣是意猶未儘的‘不全’。
‘陽山真人應該也怕有人獲得這些術法以後,因為太多太亂,會分心修行,所以留下的不多。’
張逢仔細掃所這些秘術,
‘上麵有十二種關於水屬的術法,卻唯獨沒煞氣和土屬。’
張逢思索著,又看向上空的石板,還有竹書上的煞氣符籙,以及回想老大手裡的鎮煞印。
種種跡象都表明,陽山真人對於陰屬和土屬,也是有很深的造詣。
再加上,上方的第五道輪回之地,是一個充滿水屬的地方。
所以很大可能上,是陽山真人想讓獲得他術法的人,先專修水屬術法。
修煉道路,都給對方鋪齊了。
當然了,一切的前提都是對方能找到這裡,並撬開上方的石頭。
但以現在的科技而言,哪怕隻是02年,可是挖掘機一開,也是非常簡單的。
心裡想著,張逢又看向了大閻羅的骸骨。
其實自己想把他的骸骨帶走。
一是,為了防止今後的人過來挖掘,打擾到這位道友。
二是,這些密密麻麻的閻羅文真的不好記。
自己還沒有修出來過目不忘的能力。
但要是留在這裡記一會,也絕對不行。
因為上方老大那邊,還有一個未知的‘生物’。
萬一在自己記得期間,那個生物忽然出現,又把老大殺死。
那麼閻羅文的翻譯過程,肯定會變得相對困難許多。
大閻羅的屍身,是要帶走的。
也是想到這裡,張逢再次以靈氣為筆,將大閻羅身上的字體,都抄錄在旁邊的地麵上。
這樣也是方便他留下傳承,不打斷他留緣法的心意。
之後。
張逢用靈氣卷起他的骸骨,
“道友,得罪。”
言落。
張逢再次掃了一圈,看到這裡沒有其餘東西以後,就向著上方趕去。
且在路上。
張逢其實也有一個關於天宮所在地的想法。
那就是根據秘術裡的一個簡約海麵圖畫,還有這些水屬。
張逢感覺‘天宮’應該是在某處水底。
至於這個圖畫,是在其中一本竹書的開頭。
看似像是讓人對水有點印象,類似於某種冥想激發。
比如說,要看一本關於兔子身體結構圖的時候,封麵是一隻被解剖的詳細兔子‘解剖切麵’。
那麼相對來說,人的腦子裡就會有些大致的印象。
這個海麵圖畫,也是同理。
但要是依照目前所知的陽山真人性格,他看似是希望後人通過某些尋找,繼而獲得傳承。
就像是民朝世界一樣。
那麼以此為根據。
這個水屬修煉,還有水屬的第五道,以及這個海麵。
就很耐人尋味了。
張逢感覺天宮的答案,大概率就在‘水’。
同樣的,張逢很有想法,也很有邏輯推理能力。
但以往的大部分情況,都是一力破十會,且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修煉的解析上。
所以張逢就懶得去動腦子想外事。
但要是真琢磨外事。
以張逢遠超常人的思維能力,以及數百年的各種人生經曆與經驗。
推算一些不太複雜的謎題時,也能很快找到相關的邏輯串聯點。
除非對方放的全都是煙霧彈,全都是胡亂邏輯,那順理起來的話,時間可能就要長點了。
更需要借用一些數據與人力物力,類似刑警世界的摸排,以實現最大化的破題效率。
再以此為中心。
張逢想到了那個老大所在的機構。
這些人既然能找到這裡,是有點東西的。
不用白不用,到時候讓他們幫自己一塊找。
呼—
也在思索期間。
張逢一邊小心攜帶骸骨,一邊手腳不慢的攀岩爬牆,又時不時的躍起,蹦到上一層內的輪回之地。
並且每到一層,張逢都會把石板再次挪回到原位。
這一是給後續者一點挑戰,二是下方的水屬要‘封’著。
如今整個地府能在地底實現這樣的麵積,又這麼久不崩塌,全靠下方的水屬在頂著。
當然,要是碰到地殼運動的自然大勢之類,更改了陣法結構的岩石載體。
那麼塌陷之類的問題,也必不可免。
甚至要不是陽山真人為地府布下這麼多陣法,這裡也早就在長久的歲月裡塌陷了。
地下水,還有下雨等等之類,都是隱患。
在自然條件下,不足以支撐這麼龐大的地府結構。
如今能撐著,全靠一個‘布滿整個地府’的‘大型水屬組合陣法’在發力,且‘忘川河’又在不停的補充陣法消耗。
這樣的消耗也是顯而易見,讓奈何橋下的忘川河乾了。
也就是最早的迷宮,那裡本該是充滿忘川河的。
包括在如今。
張逢發現水屬陣法以後,也已經順理清楚了整個地府的運轉架構,包括陽山真人後來的施法補充。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且精妙的水屬術法。
屬於一種‘加固’符籙。
如果按照筆畫來說,它是‘4畫’。
而且還是將近數十萬個4畫,分布在地府牆壁內的上下四周。
之前有留意過,但沒想到是陽山真人所布置,且這符籙有沒有殺傷力,再加上自己一心要去地底,所以就沒有太在意。
但依照目前的情況。
如果自己現在能將靈識擴大到方圓五裡左右,籠罩整個漆黑的地府。
尤其在靈氣感應中,每一枚符籙,都會自然散發屬於靈氣的淺淺亮光。
那麼自己應該是能看到一個‘地底星空般’的奇美之景。
第五道的輪回,則是一片充滿水屬的燦爛銀河。
這是陽山真人為大閻羅這位道兄留下來的,保護了他的地府佳作。
但也是一個大型的平行穩固知識庫。
張逢一邊趕路,一邊學。
哪怕靈識目前隻能籠罩十幾米,但隻要多看一些結構,以小見大,也能學完。
不知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