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牆壁四周的感知符文與聚水符文啟動。
抽屜被打開,茶葉與茶具飄出,又和空中彙聚來的水屬靈氣交融,且被高速加熱。
短短十幾秒,一杯清香的靈氣茶就好了。
這就是‘三位一體建築’的成品,包括往後在現實內的建築,也會實行這樣的模式。
並且在稍後。
老劉品完茶以後,也從數據庫內調出了各種報表。
張逢也全部看了看。
其中重點關注這個三位一體的核心模式。
這個核心,是人的神經元隻要被房屋內的靈識與感知符文認證,那麼就有控製屋內所有符文的權限。
當然,在老劉控製這些前。
張逢身為屋內的主人,是會收到一條來自房屋的提示。
大致是,老劉想要操作所有相關符文的請求。
隻要否認,老劉是不能動用的。
並且這個三位一體的房屋,裡麵也自帶超導芯片,是可以進入相應的虛擬世界。
尤其這個超導芯片的量產普及,也是下一份報表上的內容,更是此刻正在實施的‘公路工程’相關。
張逢掃了一眼,知道現在的大街上,都開始鋪蓋相關的靈識符文與超導芯片。
這樣一來,隻要有的人開啟自動駕駛,那麼所在地的符文,就會開始接管車輛,實現所有交通的自動化。
超導量子技術的信號傳輸,還有十座虛擬小樓的算力,可以輕易接管整個地球的交通網絡,並根據地貌地形等各項數據,演算全球內可能發生的所有交通情況。
這是也‘因果技術’的第一步應用。
張逢看到這個報表,也是高興的。
因為這麼多年來的演算成果,終於讓‘虛擬與因果規則’,開始逐漸覆蓋現實。
並且依靠各種符文,還有因果相關,現在全球內也能實現大部分的災害預警,還有人工控製降雨等等。
到時候隻要完美預測各種數據,那麼正常類的‘災難因果’就被完善了。
然後就可以根據這個完整的因果公式,觸類旁通,推導其餘。
除此之外。
張逢還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報表。
那就是‘微觀納米醫療機器人’,也被開發出來了。
將它們注入身體後,它們可以修複自身細胞,預防97%的正常疾病,且能把正常成年人的體質,提高到19~20。
並且這個還不是官方開發的,而是一家大型的醫療機構。
因為這種看似很前端的科技,對於目前的現實來說,其實已經不算什麼了。
但納米機器人的售價也很低,一千萬隻,隻需要一千塊錢,且保證終身售後。
人家賣的應該是服務,是情緒價值。
張逢聯想到這些,是覺得這家公司有意思。
包括又在這家公司的後續資料裡,他們重點講明,公司往後的機器人升級,是可以免費更換。
除非是技術升級太大,比如往後生物科技成熟,出來了根骨與武學修改計劃。
那麼這個機構想要將這項技術添加到機器人內,為客戶升級天賦。
這多多少少,得補個五百塊錢吧?
張逢看到這個,覺得也不多,是在情理之中。
因為相關研究費等等,這個機構完全是吃不住的。
並且看這個資料。
是中不溜的醫療機構。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就他們省內稍微知名一點。
張逢看完這些,是有意扶持一下,感覺他這種‘納米機器人模式’還是可以的。
比植入超導芯片要實在。
那等哪天和海總說一下,讓他的海洋集團,把這個機構收購了。
以海總目前的財力,完全能買下來。
他熬了幾十年,也算是熬出頭了。
從曾經的倒欠二百億,到了現在純利潤年入千億。
已經有了大機構的部分影子。
等他們到年利潤十萬億級彆,就可以試著衝刺超級機構了。
而這麼籠統的用金錢去劃分機構等級。
也是在目前聯邦經濟穩固的情況下,還有一些商業模式的平衡中,慢慢得出來的。
又以目前來說。
現在全球的超級機構,是有七十五家。
又有六家,是千萬億級彆的‘全球機構’。
意為,他在全球範圍內都吃得開。
包括這次的月球移民一事,就有其中‘最弱的一家’報名,願意無償的去開荒。
並在金錢與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
這種做法,其實就和玩梭哈一樣,要麼死,要麼生。
再加上聯邦也是第一次移民,很多條件不成熟,隻是在虛擬世界內實驗過。
這種無法保證的開荒行為,還有離開‘天龍人地球’事。
他們的董事會能大部分同意,也是夠離譜的。
可也符合,機構在技術爆炸時代,尋求壟斷、或戰略轉型的動機。
再加上他們在全球機構內最弱,也算是孤注一擲。
但張逢感覺這次要是計劃沒出錯,且讓這家紮根起來。
那人家就是‘星際機構’了。
這已經不算什麼財力了,因為他們這樣去付出,也沒有財力了。
但是人家又給科研,又給錢的,卻是整體格局上來了!
這種星際機構,是要在前期扶持一下的。
張逢琢磨著,也給計劃部那邊發了一個消息,準備拿出一座量子小樓,讓他們帶往月球。
權限是他們機構獨有。
再看看他們的名字,一年前更換為了‘遠航’。
也挺符合他們這次冒險的深意。
……
第一艘戰艦,是在空曠的大沙漠上製造。
這裡是有大片的Z1和各種小樓,是可以完美提供所需要的能源與算力。
但全球已經實現無消耗的傳輸,所以更多是看上了這片廣闊的土地。
而在接下來建造的幾年內。
張逢偶爾會隱藏身形,也來這裡看上幾眼。
幾十公裡的戰艦搭建,再加上各種機器人與超導量子刀輔助。
完全工業化的生產材料流程,還有將近二十萬名熟練工,其實也挺快的。
因為本身這裡就有一個‘超級建造廠’,於多年前就開始生產戰艦內的各種基本材料。
現在更多是拚裝還有調式,以及更嚇人的複合材料焊接。
這種多體係的焊接,其實是最危險的。
建造負責人都不讓單純的機器人上,而是用修煉者與熟練工去頂,算是半人工化輔助。
這樣一來,若是這部分的配件焊爆了,最多就是機器人受災,人大概率是不會受傷。
這一造,就是四年。
好在技術很成熟,工作人員們也很小心。
當戰艦造好以後,成功漂浮以後。
在四年中,隻有數千人受過不同的傷勢,但沒有出現一名死亡。
又以目前的科技,哪怕是腿炸掉了,炸碎了,也能試著拚回來。
當然,也可以使用最新的超導義體。
高傳導,高反應,強度堪比500體質,且攜帶方便,又能安裝Z1,提供長效供能。
不僅能給腿充電,還能給自家的飛車充電。
這樣的廣告現在哪裡都是。
起碼張逢都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熟練工程師,還有一些土木老哥們,都開始自我改造了。
他們很多人四肢已經進行了超導義體化。
並且超導胸骨與合成的大功率器官,也在慢慢流入市場。
張逢感覺現在的改造人,除了腦子不換以外,其他都在更換。
機械飛升的口號,正在逐漸降臨現實。
也打壓了很多傳統的武學與修煉體係。
張逢目前也沒有管這些,而是在戰艦造好的這一天。
於沙漠中。
將‘虛擬目光’看向了七千裡外的‘遠航機構’。
不同於如今的改造熱,他們卻都是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