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許是經過之前的術法,還有戰艦內的資料收集,以及以往的開辟經驗收集。
之後的移民開辟速度,還有穹頂的建造速度,都迎來了小幅度的緩慢增長。
所有人也是越來越熟悉建造流程,使得整個移民進度不停的在加快。
轉眼。
四個月。
張逢還剩3%靈氣的時候。
這些小祖宗們,終於他媽的把第一批‘二百座穹頂基地’建好了。
真的,要是再拖半個月,等自己靈氣枯竭。
自己就要開吸了,或者單單要一艘飛船,自己先回去。
但恰恰是太空中生活了一段時間。
張逢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感悟,還有一些關於弊端的看法。
例如,現在。
自己所想的三分歸元氣,還有各種體係內的融合與轉換,其實也能解決‘太空’內的弊端。
試想,如果自己能吸收宇宙輻射,又在體內利用化神的精神影響現實,試著轉換為靈氣。
那麼就不存在‘靈氣枯竭’等問題。
並且借用於體係能量轉換的問題,也可以加深對於物質重組的研究。
包括戰艦上就有‘輻射轉換’,‘符文技術’,還有Z1超導‘太陽能’,以及‘可控核聚變’。
如今的現實,正在研究‘多者’的能量通用轉換。
隻要能實現,那麼自己就能用‘輻射、可控核聚變、太陽能’等任意之一,實現轉靈。
靈再根據三分歸元氣,轉其他體係。
這種轉換下,這麼多種的轉換下。
自己在很多世界內,應該是不存在靈氣枯竭的問題。
當然,這也是自己現在掌控了分子微觀,還有生物改造等技術,以及精氣神逐漸合一。
所以才能去‘吃’這些科技知識。
不然,就算是知道這樣的轉換原理,那也很難實現出來。
更多是需要借用高規格與高精度的‘量子儀器’,才能做到轉換。
但同樣的,修士畫符是作弊,轉換也是作弊。
在這樣的作弊下。
張逢以分子的構造水平,就能實現量子上的微觀操作。
像是指鹿為馬的術法,現在就能做到了。
隻是,還是那句話。
做到是能做到,也能一瞬間將兩種生靈重組。
但能不能活,就不知道了。
張逢感覺大概率是失敗的,所以也不用嘗試。
……
五天後,回到地球。
張逢還是抱有期待的嘗試了,並且是在虛擬世界內嘗試。
這不是張逢大發慈悲,不想傷害生靈。
而是虛擬世界內的數據更多,且解析的更多。
尤其還有快放、慢放,以及暫停。
所以在這種可操作的環境下,虛擬世界其實是遠勝於現實。
隻是,還有一個很難受的弊端。
那就是虛擬世界內不會幫張逢‘作弊’。
像是現實的修士畫符,自然法則會修正,會補充。
但虛擬世界內,就是一板一眼的看數據,不會有任何修真。
也是如此。
張逢在發現因果以後,也知道了虛擬世界內還欠缺自然法則。
如果能補充上這個,那麼很多研究會更自然與貼近現實。
最直觀的就是,月球內的建造,還有以往的戰艦製造與軌道炮,都會快上很多。
包括往後在現實內實踐時,也會減少錯誤率的發生。
變相的是提升整體研究力,工作率,然後以更大的知識結果,反饋給自己。
那麼自然法則就交給現實內的修煉者們去演算吧。
現在很多人都會簡單的畫符了。
這種大數據與個體差異的數據補全,遠比自己一個人要快。
和以往的武學脈絡,還有內力等等,都是一樣的性質。
……
一月後。
很平常的一天。
張逢伸個懶腰從床上起來,在無特殊情況下,始終保持每天七八小時的自然醒。
像是搞研究,還有書寫筆記,那就特殊情況。
張逢很多時候是幾天不睡覺,睡也是盤膝打坐一兩小時,就可以精神圓滿。
但在今日。
剛打開簡報。
張逢正如往常一樣,看看這個朝代的資金,又看看那個朝代的進度後,也發現第二批移民出發了。
這倒是忘了。
本來還想去看看戰艦的再一次起飛,現在看來也不用去了。
現在已經中午了。
人家早上九點就準時走了。
現在已經到月球一個半小時了。
戰艦的速度,是比自己快一倍多一點,每秒六十五公裡。
包括現在的‘符文磁懸浮列車’也很快了。
相比較以往的每小時千公裡,現在則是每小時三萬公裡,每秒八公裡左右,像是飛起來一樣。
再快的話,常人不一定能頂住,若是想要頂住,又要為列車加各種部件。
這對地磁軌道的壓力又相對增加,因為本身為了加強對於列車的引力,已經增加不少了。
且列車周圍的保護設施又要提升,然後牽扯到整個交通網絡的防護。
反正目前要改良的話,計劃部就一句話,‘得不償失’。
尤其這速度也夠用了,一秒八公裡,二十多馬赫的速度,一分鐘不到,就是一個大城市。
想要去地球另一端,還能坐穹頂複合式飛機。
四十多馬赫的速度,二十分鐘就到了。
甚至想去月球,都能報名上戰艦。
如果想要去太陽上,那建議直接跳進岩漿裡。
這句話,真的在某個朝代的官方網上說過。
張逢沒事乾的時候,也喜歡瀏覽一些網上趣事。
但此刻。
翻著基地內的簡報時,張逢卻看到了一條‘不合規信息’。
這個信息是來自於民間,且被當地上報到了數據中心。
那這個一般都屬於大事,或者特彆情況。
張逢掃了一眼,看到是一個類似於‘移動黑市’的消息。
大致是,有一個流動性的製造團夥,在一些地方,銷售‘超導義體’與‘精神藥劑’。
他們宣揚,這種精神藥劑可以壓製義體的副作用。
這也使得購買的人不少。
畢竟很多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可能踏入不了高境界,所以就實行了‘機械飛升’策略。
反正在他們想來,隻要科技高,他們實力就高。
且他們前期還能壓製所有武者與修煉者。
這種實力的明顯提升,必然是讓人喜歡的。
況且他們想的也沒錯。
隻要一種學術達到極致,那肯定就是‘道’。
這其實無高下之分。
隻是張逢更多是用科學的道來輔助,再加上全知全能的理解,這肯定都是要修。
但不管怎麼說。
這個流動製造團夥有點意思。
因為官方人員也從他們手裡買過這種藥劑,且還有大量的數據分析。
最後得出結論,這個團夥裡有‘高人’。
因為他真的完善了神經元上的一些難題,實現了長期壓製義體副作用的效果。
雖然不是完美治愈,但已經很厲害了。
如果他不是靠運氣去突破難題,那麼他的才學,或者是他們團隊的某人,絕對是達到了神經元中的‘初入世界級!’
要知道,張逢如今還沒有到。
當然,這也是全修的弊端,進展會很慢。
包括張逢對於神經學的研究,也不限於常規的神經元,而是包括了靈念、虛擬、以及其餘修煉相關。
這種全線推進的過程中,升級難度肯定無限的增加。
這是張逢自己給自己上難度。
而這個人,隻是單純的普通神經元‘世界級’。
但也不得了。
隻要能把這個人,還有他的整個團隊詔安,是能添加很多虛擬世界內的研究力。
簡單來說,他能小幅度的提升自己修煉速度,相當於幫自己加天賦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