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作為誘餌,引誘你的那些修煉者仇敵。”
張逢不管他的臉色變化,而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隻要能引來,說不定這些同為修煉者的人,會知道玄雲宗所在。
你覺得此法如何?”
“前輩……”大盜臉色很難看,“您說的是很對,但我……我……”
他想說,他本來找玄雲宗,就是避仇人的。
現在可倒好,前輩卻想拿他去吸引想要避的仇人,然後找玄雲宗?
這讓他怎麼說?
說‘我很高興為前輩出力’嗎?
甚至他現在又否認了張逢還不錯的想法,反而覺得張逢帶上他,就是拿他當魚餌的!
他想到此處,也不敢反駁,而是雙膝一軟跪地,又一次的打起感情牌,
“前輩!這些時日……晚輩為您打探消息,又為您端茶倒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看在苦勞的麵子上……”
“二。”張逢卻不理會他,而是自顧自的說起第二個計劃,
“或者等幾年後,我境界金丹,我能尋找的地方就越多。”
張逢想的是靈識擴展,然後加速尋找。
且也算是以這個話題,回答了他苦勞與辛勞的問題。
因為經過這幾個月的時間,他惡值隻有1.9了,已經養很久了。
現在送出去這‘大惡人’,著實可惜。
“什麼?金丹?”隻是,大盜聽聞張逢這話,卻是更懵了。
‘幾個月前才從重傷中恢複實力……如今竟然敢大言不慚的說要成就金丹?’
他感覺張逢有點瘋魔了。
這確定不是開玩笑?
真的,在他想來,還不如張逢乾脆一點,直接拿他去當魚餌算了。
‘估計他壽命無多,想延壽想瘋了……但他卻當局者迷,還渾然不知……’
大盜感覺張逢出問題了。
張逢卻是看到破廟外下雪了。
再算算時間,好像現在是除夕。
“莫要再言。”張逢看到新年來了,也不想說什麼事,而是坐在了門檻處,靜靜的看著月色下的雪花,
“隨我觀雪迎新年。”
“我……我……”大盜麵對張逢的思維跳躍,是我了幾聲後,就無奈與惶恐的從地麵起身,然後坐在了門檻的另一側,隨著張逢一同觀雪。
但他看的並不開心,心神還緊繃。
而與之相反。
張逢卻散去了天天修煉的各種體係,儘量的試著放鬆。
因為這種如尋常人家的‘新年觀雪’,一個很普通,甚至沒什麼比它更普通的事。
張逢如今仔細想來,卻是好久都沒有做過了。
依稀記得,最後一次放鬆般的觀雪,還是最早師父世界內。
那時候自己好像是在武館裡閉關好久好久,然後養父他們來武館找自己了。
自己就陪著養父和大哥二哥一家,還有師父他們,一起過得新年。
數百年前的記憶早已模糊。
也是隨著這一次的觀雪,張逢才隱約回想了起來。
隻是。
在大盜的目光中,張逢這般一坐一觀,看似是片刻間想事情,實則日月輪換,坐了一天又一天。
張逢是在不知不覺間開啟了記憶風暴,想要尋找以往的溫暖記憶。
而這種忽如其來的頓悟。
張逢根本就不知道,還依舊在觀雪,卻不知已是兩天一夜過去。
‘這老東西怎麼了?’大盜看到張逢一動不動的靜靜觀雪時,也不知道所謂悟道是什麼。
但大盜雖然不懂悟道一事,可也不敢打擾。
並且他也搬出了小屋,依靠強壯的體質,在一顆大樹下搭了一個臨時窩棚,充當起了張逢的‘護衛’身份。
尤其隨著三天時間過去。
他看到張逢還在觀雪以後,也隱約覺得張逢應該是陷入了修道者口中的某種頓悟。
於是,他開始清掃周圍的野獸,儘量為張逢打造出一個靜心的環境。
大盜也從一名護衛,變為了‘護道者’。
因為他雖然記恨張逢,也覺得這老東西人挺狡猾,騙他多次,但是幾月相處下來以後,他也發現張逢的人品其實不錯。
可能之前確實是身受重傷,不得已為之,所以才騙他?
而對於人品不錯的人,不管是惡人,還是善人,他們都喜歡和人品不錯的人結交。
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肯定。
大盜覺得張逢就是一位值得結交的朋友。
但想到金丹一事,還有拿他當魚餌一事。
他又很糾結。
‘要不要趁著這老東西頓悟,我直接跑了?
可要是他隨後醒來,我豈不是又多了一個練氣士仇敵?
又或者……我試試……捅他一刀……?
他……有沒有後手?’
……
轉眼,五天後。
大盜還是沒有選擇捅出去。
反而在今日上午。
他再次外出打獵回來時,卻看到張逢在破廟前站著。
他看到張逢後,也頓感一奇,總覺得張逢變了,可又形容不出來。
“繼續啟程。”
張逢則是從他旁邊路過,卻不知道大盜在幾日裡來回往複的對自己產生殺意。
但就算是知道。
張逢也不在意,因為他經常如此。
他本性現在還是惡。
“不吃飯……”
與此同時,大盜正想說還沒吃飯,又想問問這幾隻兔子是要烤,還是要煮。
他手中的幾隻兔子卻瞬間去毛脫皮。
又在一秒不到的時間,在不傷他手掌的情況下。
這幾隻本來還鮮血淋漓的兔子,就變成了幾隻香噴噴的烤兔子。
“咦?”大盜隻是奇怪了一下,然後跟上張逢幾步,就遞給張逢一隻。
相處了幾個月,他已經知道張逢是築基圓滿的修士,並且好像是比一般的築基要強一點?
莫說這次還有一場頓悟,說不定就能達到築基圓滿裡的高手層次。
那麼烤幾隻兔子還是很簡單的。
但實際上。
張逢經過觀雪頓悟後,已然達到100%化神的進度。
此刻,靈念統帥金丹符籙的上中下丹田,也掌管三魂七魄。
其微觀控製力也再一步的加深。
雖然如今的張逢才築基圓滿,沒法邁入化神,但在微觀上已經不輸於‘元嬰真人’。
並在100%化神的感悟中。
張逢也知曉了‘精氣神’三者結合的奇妙。
它是一種性命圓潤與靈念相融的自然。
是一種心靈上的舒展。
好似自己的魂兒,大大的伸了一個懶腰,是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
在這種舒緩中,勁氣、血靈,靈氣,還有以往的種種體係,都在這一刻緩緩相融。
再加上張逢幾月前的根基補全。
無需刻意的去調動體內各種體係,它們也自然而然的融會貫通。
像是睡覺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與情緒,當一覺醒來後,迎著陽光,伸個懶腰,就忽然解開了。
但現在不是張逢的人睡醒,而是精氣神三者都‘醒來’了。
是‘真思’,也即‘我思故我在’。
在道家上,也可以變相的稱之為‘三花聚頂’。
甚至張逢不用靈識,都做到了‘內觀’自己身體,可以看到自身體內的一切器官與內臟。
這是‘心靈’上的洞察,也即是‘魂與神’上的內在視野。
當一個人心靈清澈時,無有雜念時,就可以自查自身,修正最後的‘人身’。
張逢感覺,這種修正的過程,就是洞虛。
化神後的‘洞虛’,應該就是洞察自身,祛除身體上的虛偽漏洞,去偽存真。
達到‘五氣朝元’的仙人境界,鑄造無漏‘真身’。
到時候就是萬劫不沾身的跳出輪回,顛倒陰陽五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物質重組。
至於這個五氣朝元的‘仙人體’,就是第六維,或是無限成長的延伸。
心靈與身體相融,是讓整個‘高維’試著降臨到三維的世界。
於此,張逢得出結論,如果自己沒有推算錯誤,那麼仙人就是最後的境界了。
因為它是已以完整的‘真我、真思、真身’的方式,三者同時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