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逢?張兄?’
趙執事眉目一動,明顯帶有了高興的色彩,沒想到自己這位俗世裡的‘老哥哥’還真的活著!
‘我前些年去淩安縣尋了許久,都言張兄十年前已從縣裡離去。
以我兄長的年齡,這是凶多吉少啊……’
趙執事思索著,又上前一步,一邊隔絕了周圍,防止打擾到附近的弟子,一邊向著報信的弟子問道:
“你從哪裡得知的消息?”
他說著,又有些急切的問道:“我張兄如今又在何處?你是否留給他延壽丹?”
“這……”
這位弟子的話語忽然頓住,想說‘自己何德何能,哪裡能見到真人當麵?’
同樣他所知道的張逢消息,正是主城內的真人張逢。
但現在仔細想想。
他就感覺自己的師伯,好像和那位‘疑似真人’的張逢搭不上邊?
雖然自己的師伯也是天才一流,可是目前的境界相差太大了。
並且那位張逢真人,如果真是自己師伯的好友。
以這樣九十歲的年齡,不到百年修到元嬰?
這豈不是說笑?
但他也有點不確定,因為張逢和這位真人的名字是一樣的,且聽聞傳言,那位真人也是老人模樣。
於是,他糾結了一會,還是說出了這個略顯奇怪的事,“師伯,師侄所知的張逢,是……一位真人!”
“自然是真人!”趙執事聽聞此言後皺眉,不喜道:“難不成我兄長還是假人?”
“不是……”弟子看到師伯生氣,便知道師伯誤會自己了,隨即也連忙解釋,
“師伯!弟子自然不敢對張前輩取樂,而是……”
他說著,目光望向了遠處的玄雲宗主峰,“張逢是一位真人!元嬰真人!”
“什麼?真人?”趙執事如今聽明白了,知道弟子不是開自己兄長的玩笑。
但他很快也就歎了一口氣,擺擺手道:“遊曆了數年,風塵仆仆,回山峰早些休息。”
“是!”弟子也沒有過多解釋,知道趙執事是不信的。
可自己聽到了張逢二字後,確實也把這事說了。
也隨著弟子離開。
趙執事卻心中長歎一口氣,遙遙望著故鄉的方向,
‘兄長,也不知你如今在何處……’
如今的張逢,現在真的成為趙執事的金丹心結了。
按照張逢的七情六欲,詳細來說,就是其中的‘兄弟情義’。
尤其這位趙執事,也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人。
他現在還清晰記得,張兄和他是從小玩到大的發小。
至於玩的什麼,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就是平常小孩子的把戲。
大致就是泥塘裡抓魚,雨後土坑裡搓泥巴。
看起來很幼稚,但那個時候是真的開心。
還有長大後,他也和張逢在同一家米行裡做工,兩人相互幫襯。
長久以來的情義,讓二人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也勝似親兄弟。
再加上張逢又年長他一歲,自然被他稱為兄長。
甚至趙執事都離譜的想著,等將來成婚時,把張逢當成長輩來拜。
當然,這也是趙執事十二歲時,父母死於匪患。
張逢算是把他接濟到大的。
隻是可惜,在趙執事二十四五時,一位修士路過縣城,看趙執事有些根骨,於是就把趙執事帶走了。
包括這封書信,也是趙執事哀求了帶他走的修士許久,修士才動用了珍貴的靈墨,又以靈筆與靈氣去刻寫。
一是給張逢留信,言告了他去了哪。
二就是這種玄雲宗的筆墨,也能震懾一些宵小之輩。
而十年前,趙執事修煉有成,邁入築基圓滿以後,也念著曾經的恩情,去尋找張逢了。
之所以不早些找。
是玄雲宗的規定內,‘長老真傳弟子’的出山標準,就是築基圓滿。
趙執事被那位修士接引過來以後,就成為了門內一位長老的真傳弟子。
身份是很高的,且他也不負眾望,六十歲築基,八十歲邁入了築基圓滿。
如今他八十九歲,圓滿境界徹底穩固。
隻要一切順利,有望一百四十歲之前,試著凝練金丹。
如果中間能開悟,那麼會更快。
算是玄雲宗內的天才一類了。
但哪怕是天才,趙執事也不是很高興,總感覺心裡有一個結。
那就是尋找張兄。
隻可惜,他以往尋了多年,也一直無果。
再加上他身為執事,要為門內分擔事務,不能長久離開,繼而也於九年前回來了。
不過,他也沒有放棄,偶爾會借用自己宗門內的身份,讓一些外出遊曆的弟子們去打聽。
與此同時。
在主峰上。
相較於很多弟子與許多執事,或許現在還不知道世間出了一位真人的事。
與之相反。
此刻的大殿內,門派中的幾位長老與掌門,卻是在多年前,就聽到了這些風聲。
也知道了這位真人,名為張逢。
但誰都沒想過,這位張逢是趙執事的好友。
包括宗門內的掌門與所有長老,也不是故意讓趙執事有心結,而是想讓他放下心結。
簡單來說,如果趙執事的好友死了,心結就自然開了。
屬於硬斬紅塵一道。
這個也是最好的。
因為他們都知道趙執事重情義,但卻不知道張逢的心性。
萬一張逢是個貪生怕死的人,那麼當趙執事早些年出山,又找到張逢。
張逢以恩情為要挾,讓趙執事帶著他入道。
那麼很可能就會拖累趙執事。
且就算是張逢很好。
這畢竟幾十年過去了,哪怕趙執事曾經把他的‘張大哥’說的天花亂墜,可誰也不想拿門內的天才去對賭。
但現在隨著‘張逢真人’的出現,關於趙執事的事,都是小事了。
並且他們現在討論的也是這個問題。
甚至在幾年前,他們也派一位金丹圓滿的長老,去往了主城,想要邀請張逢做客,但卻沒有見到這位真人。
這讓他們很失望,且又猜測這位新出現的張逢真人是誰。
而從始至終,他們和趙執事與弟子一樣,都沒想過張逢和張逢真人是同一個人。
尤其就算是有這種離譜的猜想,但人找不到,就無法證明。
隻是,他們卻不知道。
關於躲藏的事情。
其實是張逢有意為之。
張逢完全就是一個消息該散就散,先讓他們知道主城內有‘陌生真人相關’。
這樣他們必然會派人來。
然後,張逢離開,就可以錯過第一波的爆發找人時期,以防一群元嬰真人‘攜手而來’。
因為張逢感覺自己雖然能錘過元嬰,但不一定能錘過一群元嬰。
再之後。
讓他們尋之無果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留人。
比如一位金丹,幾位金丹,或者築基等等。
這個留人,就是張逢所想要的結果。
因為在沒有元嬰的情況下。
張逢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展開靈識,並偷偷學習他們的知識。
當然,更多是打探這些人的情況與練法,繼而做出更好的相應安排。
特彆是如今的事實,也和張逢所想的一樣。
此刻。
在城內。
張逢就是一邊練,一邊偷學城內這些‘駐紮人員們’的知識。
像是賠本買賣,還有賭什麼與試試?
張逢在有更好路徑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做的。
也是這般謹慎。
又是一年過去。
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十一年。
距離玄雲宗收徒還有一年。
張逢也成功邁入了元嬰圓滿,最多半年就可以試著‘化神’。
現在差的隻是體質了。
化神的體質,張逢目前大致有猜測,應該是最低【5K】的體。
不然自身是承受不了‘心與靈’上的具象化,以及高維規則與天道符籙。
而轉眼又半月。
城中寧靜偏僻的小院內。
張逢正在穩固元嬰圓滿的時候。
易容過的大盜從外麵回來,帶回了一些茶葉。
當看到張逢正在院內打坐,他也沒有打擾。
但在心裡,哪怕是過了十一年,他也有點接受不了張逢是‘真人’的事實。
因為他是個聰明人,喜歡多想,更喜歡找一些邏輯。
再加上大盜多少還是有點判斷能力,能異常肯定,張逢在十年前,的的確確就是築基!
哪怕天王老子來了,張逢也是築基!
因為他自從小院一跪,又在與張逢相處的一年時間。
他是實實在在的知道張逢境界並不高,因為有時候麵對一些懸崖險地與可能有危險的地方,張逢都是讓他前去打頭陣的。
讓他一位武者去為修煉者打頭陣,本身就是實力不高的體現。
這個再怎麼隱瞞都沒有用,並且和內心謹慎與性格等等的也沒有絲毫關係。
畢竟在張逢是元嬰的情況下,他不管怎麼探,隻要險地裡有‘築基等級’的危險,那麼自身絕對會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