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後提起酒杯:“雖然我不喜歡搞做空的,覺得他們純粹是為了利益,但世界上的騙局要是能少一點,那也蠻好的,來,那就祝那個什麼過山峰這次能得償所願吧。”
徐欣和李鬆拿起酒杯,頗有些奇怪的愉悅。
嗯,即便是絲毫沒有存在感的小空頭,一想到導師空頭正在國際舞台大戰,也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這天晚上過去,過山峰第三次有了動作,它沒有通過媒體,隻是在自家的官網上發布了先前的公開信,算是驗明正身,確實是過山峰本峰。
然而,沒有實錘就像是毒蛇沒有毒液,這樣的舉動隻是讓阿克曼又多了幾條嘲諷的推特。
時間到了美國時間的周末,周六一天沒有波瀾,連先前的媒體聲音都再度減弱。
“打草驚蛇有點像是空城計。”俞興瀏覽了最新的情況,如此和劉琬英表示,“我看阿克曼還要繼續召開股東會議呢,要是不行,那就撥一部分比特幣出來。”
劉琬英沒有太多的回應。
但她在兩個小時之後打來電話:“可以再讓子彈飛一會。”
俞興精神一振:“有新情況?”
“明麵上沒有什麼新情況。”劉琬英說道,“但剛剛披露的凡利亞的做空倉位是2840萬股,快翻倍了!”
凡利亞公司是在美國上市,每隔半月就會公布最新的做空倉位,相較於半個月前的4%,最新的數據已經到了7.78%,也就是說,短短幾天已經有將近1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做空。
如果以過山峰露麵來計算,這筆資金幾乎可以說是在瘋狂飆進!
“有新的力量在做空?是同行?”俞興迅速理解,猜測道,“應該不會是散戶吧。”
“說不準,但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劉琬英很認真,“資金流速要是這麼持續下去,後麵半個月積累的規模絕對是可觀的。”
過山峰目前隻投入了3000萬美元,這筆流入的資金是50倍!
如果按照票子的規模來衡量信心,後者的信心比打響第一槍的過山峰更強。
劉琬英認為如此短暫時間裡的大規模流入絕不會是散戶,而不管是同行還是股神,信號都值得等待。
凡利亞做空倉位的異常表現不光被過山峰注意,同樣被當事方所注意。
尤其阿克曼,他極具經驗,又很敏銳,第一時間就乘機飛往華盛頓,與凡利亞先前的遊說團隊彙合。
“有新的資金加入了,肯定不會是過山峰。”
“凡利亞需要更多的好消息。”
“下周的藥價管製方案是一個重點,不管怎麼樣,絕對不能讓它在國會通過。”
阿克曼之前並不在乎凡利亞在這方麵的遊說努力,事實上,因為獻金的存在,本身由共和黨控製的國會應該也不會通過藥價管製法案。
但是,在出現新的資金湧入之後,他隱約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那就更不能讓這次的投票出現意外結果。
隻要國會否決法案,凡利亞股價必然上漲,也就會給空頭帶來很大的壓力。
他和凡利亞CEO皮爾森通了電話,重心放在對國會的遊說之上,懷疑那是一個亮劍的節點。
周末兩天沒有變化,唯一引起注意的便是做空資金的湧動。
周一的一整天,阿克曼都在華盛頓密集拜會自己的議員朋友,也無可避免的談到正在處理的收購情況,對於前景還是很有信心的。
隻是,正當他以為危險來自時隔不久的法案投票時,一則來自《紐約時報》的報道迅速蔓延開來,也直接擊穿了阿克曼的心理防線。
全美乃至全球知名媒體《紐約時報》拿到第一手的消息,據接近凡利亞製藥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凡利亞通過設立並控股專業藥房PidorRXServices,構建了一套自產自銷的閉環體係。
Pidor表麵是獨立運營,但實際是由凡利亞支付運營費用,不管患者有沒有使用高價藥品,隻要藥品轉移到倉庫裡便確認為收入,由此來製造虛假營收,改善財務報表。
也就是說,凡利亞公司本就緊張的財務情況實際上還存在部分虛假的水分。
財務造假?關聯交易?
真是製藥界的安然?
《紐約時報》的報道一出,過山峰先前拿安然比喻凡利亞的話再次被翻出來,由此衝破公關而重新冒出來的便是“收購成癮”“價格剝削”“債務驅動的惡性循環”等論斷。
這種曝光的來源是誰?消息人士就是來自過山峰嗎?
許多人心裡浮現這樣的猜測,但更多的是轉載和傳播最新的情況,以及……拿錢去做空凡利亞。
這種關頭爆出來的財務造假絕不會輕鬆度過,再加上它自己的激進戰略,極可能帶來連鎖反應!
然而,沒等更多的資金湧入,繼財務造假的曝光之後,SEC宣布了對凡利亞開啟的調查,認為它沒在財報中說明Pidor的控製權關係及收入依賴度,違反了《薩班斯法案》的披露要求。
《紐約時報》是周二下午進行的曝光,SEC是在傍晚宣布啟動的調查,到了晚上,全美知名律所接受了來自患者的集體訴訟,要起訴凡利亞公司的漲價操作。
從證據到監管再到輿論,凡利亞所麵臨的情況忽然變色。
不僅如此,就在周三開盤之前,知名政要希拉理接受采訪,痛斥凡利亞公司在進行藥價欺詐,呼籲國會在下周通過限製藥品漲價的法案。
凡利亞在一天時間之內遭遇多個維度的默契夾擊,隨即迎來它開盤驟跌的時刻。
“資金現在肯定在瘋狂湧入,凡利亞的盤子太大了。”劉琬英熬了一夜,沒有通過短信或者電話,而是親自來見俞興。
“激進,激進,這就是烈火烹油,必受反噬。”俞興想著凡利亞,再看這二十四小時內的變化,隻有一個感覺,“打草驚蛇,得利多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