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瑜微笑著說道:“我會努力的,如果你能拿到第一名,那就再好不過了,拿個第三名也行。”
"瑜大哥,這是你的。"黛妃將一個香包遞到賈瑜手中。
賈瑜接過那張符籙,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多謝姐姐,有了這張符籙,我一定能闖出一片天來,到時候,我一定會成功的。”
“噗呲。”發出一道笑聲。黛玉抿了抿唇,接著說道:“瑜大哥若是中了舉人,恐怕便認不出我一個小草民來了。”
“當然不是,就算是他考了第一名,我姐姐也有他的一份。”賈瑜說道。
“彆瞎說,這次考核不是我幫你做的,怎麼能和我扯上關係呢?”黛玉白說道。
賈瑜瞥了他一眼。
賈瑜道:“我說的是真的。”
小惜春說道:“大師兄,我怎麼辦?”
“那是自然,也多虧了惜春姐。”賈瑜伸手在惜春的臉上刮了一把,笑眯眯地說道。一群人說說笑笑,整個房間都變得熱鬨了起來。
第二日午後,賈瑜早早地就進了考場,眾女紛紛為賈瑜起床。
這一次的考試,可不像是上次的考試,通過了,就等於是拿到了第一名,而這一屆的考試,卻是以第一名的名次來決定的。
考試一開始,賈瑜就看見了一道題,這道題乃是大楚最難的一道題。
最大的問題是,北方有一個巨大的敵人在盯著我們,而在東北,則是女真人。
再加上海上的水匪,還有西南的蠻人,每年的糧荒都在不斷的減少,現在的楚國,可謂是內憂外患。
賈瑜一看,就明白了,現在的皇上,已經做好了變法的打算。
隻是這變法之事也不能隨便提出來,否則涉及到朝中重臣以及各大門閥的利益,自然是不可能推行下去的。
賈瑜一邊研墨,一邊在紙上寫字。
一份關於平遼的計劃已經準備妥當,目前最大的敵人就是占據遼東的女真人,至於其餘的事情,倒也不是很著急,因此賈玢才會提出關於遼東的問題。
又過了數日,考核完畢,最先出場的還是賈瑜。薛武已經在書院外等著他了。
“少爺,你是第一個從考場裡走出來的人,現在看來,你應該是考中的第一名了。”薛武微笑道。
“哈哈,還是玄武了解我,此次會試,倒也不是什麼難事,隻是是否能夠拿到第一,還得由主考官定奪。”
禦書房內
皇上看著賈瑜抄寫的《太平四點六》和《遼策》,兩眼放光。
刑部尚書張兼正在旁邊,這一次的殿試,由於牽扯到了邊疆的問題,張先生是主考官,他一看,便讓人將那份奏章給拓印了下來,送到了禦書房中。
張大人開口道:“皇上,這一次的平遼策,直抵邊疆的威脅,實在是太重要了。
你一定有周密的計劃。”
“平遼之策是誰所作?”
張蒹解釋道:“這位考生叫賈瑜,就是上一屆神京鄉試的狀元。”
“是嗎?莫非榮國府賈瑜?”皇上又問了一句。
張兼道:“你認識他?”
“我當然認識他,不過他也是個人才,如今已經成了老六的書童,老六,你最近倒是學了不少,在軍事上也是一把好手,賈瑜此子,不但文才了得,而且還精通用兵之道。”
此時的他,心中也頗為糾結,他如今手裡並沒有多少軍權,大多數的軍權都掌握在太上皇手裡,四王八公那一黨,全都歸了他的麾下,他心中也存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以後再找個時機,把四王八公給奪回來。
可是現在,有了賈宇這樣的人才,而且還是一個文韜武略的人才,所以皇上覺得,賈瑜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更何況,賈瑜和老六走的很近,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有能力,也有耐心,不管是見識,還是對時局,都有獨到的看法。
他可不認為皇宮中的大學士們會有這樣的本事,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賈瑜了。
比起大皇子來,六皇子才是皇上最喜愛的人,因為大皇子為人詭計多端,私下裡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再加上他與江南的那些大商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實在讓人無法忍受。
若是賈瑜是個人才,日後對老六來說,也是個好幫手。
“這是一份被封印的計劃,在考試的時候,你可以點賈瑜為第一。”張兼連忙道:“皇上英明,但微臣還有一事相求。”
“老不死的,有話直說。”
張謙身為大唐的武將,地位極高,但是張兼和他自幼一起長大,對於他來說,就算是宰相,也不可能輕易進入這間書房。
“賈瑜能不能在殿試之後,將他調到軍中去,雖然這樣做有些不妥,但是,我也不想看到這樣的人才就這麼浪費在我們的麵前。”張兼提議道。
“你這個老家夥,說話倒是挺直接的,但這件事情,還得等到科舉結束之後,才能正式宣布。”
“好的,我先走了。”
榮國府賈瑜的小院裡,賈瑜正靠在椅子上,身後有一隻小鳥幫她捶著肩膀,另一隻手正在細心地削著一串又一串的地瓜,一邊遞到賈瑜的嘴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