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的一係列事都安排好,段逐風讓盟主府從前的副手暫時管理事務。
其實除了武林大會這樣的重大活動,盟主府大部分要處理的事都不複雜,說白了也就是些門派之間的紛爭矛盾。
再有就是江湖人之間的一些仇殺、冤案。
畢竟江湖人江湖事,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官府不好插手。
從滄州到京城,快馬加鞭晝夜不停最少也要四天,考慮到時間沒那麼趕,夜間都用來休息,白天趕路。
第八天,江敘他們隱瞞身份進了京城。
民間仍舊流言不斷,即便是皇帝也無法殺儘天下人。
周顯被連日的罵聲氣得不輕,到底也是上了年紀,每天這麼氣血攻心,已經病了有幾日,他便是再不想,也隻能讓太子著手代理朝政。
但他又害怕太子趁他病要他命,病倒在龍床上,防備心反而更重了。
雖說是讓太子代他上朝,可各部官員們呈上來的折子,周顯都是讓太子來到他床邊讀給他聽,再由他自己口述,讓太子批閱。
除此之外,錦衣衛這樣的特殊機構,周顯更是不會讓太子觸碰到一點,仍然強撐著精神自己親自和嚴書對接。
這樣強撐精神的後果就是病情加重。
太醫院每天侍奉禦前都是戰戰兢兢,有心勸說周顯保重身體,切莫勞心,可周顯壓根不聽,還反過來責怪太醫院無能。
這幾日他聽奏折的心思都沒有了,甚至思緒飄忽,太子讀完折子他都記不住方才聽到了什麼。
即便心中不想,最後批閱奏折的時候,也逐漸讓太子去給意見,他知道一下即可。
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也沒一個讓周顯省心的。
派出去尋找段逐風蹤跡的人全都折在了到達滄州之前,不管是士兵還是暗衛,都敵不過那群武功高強的江湖人。
再之後更是直接失去了段逐風的消息,隻知道人突然不在滄州了。
但具體是什麼時候離開的滄州,錦衣衛探查不到。
再有就是全國各地官員封鎖悠悠眾口的進度,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進展。
除非殺雞儆猴。
但濫殺百姓可不是小事,下麵有請示的意思,周顯已經被這些聲音逼到精神崩潰,竟是強撐著身體上朝,直接下了殺令。
周朝上下,但凡有人說起九霄山莊往事,對皇室大不敬,罪可誅九族!
這樣荒唐的決策與昏君無異,朝中上下頓時一片嘩然,沒有一個同意的。
紛紛勸說周顯應當做的是平息民憤,還有邊境動蕩不安的問題,這些都遠比處理那些流言重要。
太子和丞相在朝堂上對視一眼,竟是應承了周顯的旨意。卻是陽奉陰違,明麵上安撫周顯罷了。
待周顯撐不住被轎攆抬走之後,太子便與朝臣解釋了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