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符籙者,亦稱符字、墨籙、丹書,乃溝通天人之秘寶,有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之功效。”
“……”
“夫法壇者,又稱:法堂、神壇、靈壇、玄壇,是供奉宗師、設醮施法、**修行之所,依形製不同各有其用。”
“……”
裡麵密密麻麻的記載了各種法器、符籙、法壇的名稱、製式和用法,圖文並茂、內容詳實。
奉道三篇是正兒八經的頂級功法,能夠修到先天極境的法門,隻是其內容博大精深,欲要修行不僅需要天賦,還需道緣。
前身雖然曾跟著師父一起出去做過法事,但他的天賦好像都點在了劍法和身體上,對於符法和壇法卻是一看就犯困。
以至於除了了解不少內容,能給師父打下手外,並沒有學到其中的真本事。
不過此時的陳玄倒是跟前身不同,他對這些東西可是十分感興趣的。
要不然也不會專門在網上訂做《黃庭經》和《八大神咒》的竹簡了。
隻是書上的內容有的簡潔易懂,一看就明白,但有的則艱深晦澀,哪怕是細細琢磨也不得要領。
很多事物就算是有圖像,看起來也沒什麼概念。
想到大殿中有師父供奉的法器,陳玄跟玉陽說了一聲,拿著書準備去大殿對應著看。
說是大殿,但除了門楣上掛著一方書就“太元殿”三個大字的匾額外,也就比兩側的屋子大一點,有四米見方。
正對殿門是一座高台,供奉著一尊名曰:太元道君的神像,兩側還有金童玉女隨侍。
下方是個供桌,擺放著鐘、磬、劍、印、令、旗等法器。
隻不過此時供桌上燭台火滅、香爐灰冷,顯得頗為冷清。
想了想,陳玄到廚房借著餘火引一根稻草點燃蠟燭,拈起三根線香拿在手裡,念了遍祝香咒: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
香爇玉爐,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仙旆臨軒;
弟子關告,逕達九天。”
按照《奉道科儀》中記載的方法拜了拜,插進香爐內。
這才對照著書裡的內容查看法器的樣式,模擬起壇時的用法。
此後十餘日,陳玄頭上的傷口慢慢好了,也漸漸地熟悉了這裡的生活,對這個世界也產生了認同感。
師兄弟兩人在山上並沒有什麼任務,但在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下,每天仍有不少事要乾。
早晨到觀門外迎著朝陽練金剛功,回來在院內練清風劍法,然後到大殿給太元祖師奉上一炷香。
這個時候,陳玄會帶著玉陽一起念誦一遍八大神咒,一遍黃庭經。
吃過早飯後灑掃一下院子,到後院給菜地澆點水,就開始研究奉道科儀。
兩人拿根樹枝當筆,以泥土作紙,在上麵練習符籙的筆畫,又拿殿中的法器演練起壇施法之道。
練的累了就背背書,特彆是奉道科儀的法壇篇,還是背下來的好。
總不能以後用到了再抱著個書一步步看著做吧?
觀中沒有吃午飯的習慣,每天隻有一早一晚兩頓飯。
到了下午申時開始做晚飯,吃完飯休息一下,在天黑前練一遍清風劍法,等月亮升起時再練一遍長壽功就睡覺了。
第二天又複如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