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拿著手機苦笑。
他和江研不同,當時江研在群裡被追著拍馬屁的時候,偶爾是在群裡說一兩句話,刷一下存在感的。
但是胡凱從始至終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就如同他不在群裡一般。
說來也好笑。
當時江研故意惡心胡凱,在群裡提他,引著其他同學一起在群裡嘲諷他。
那時候沒人想到胡凱其實就在群裡。
大家似乎默認了,已經在大家視野裡消失很久,從來沒有在群裡說過話的胡凱,就是沒在群裡。
說會在意一個事業上毫無起色,生活失意的人呢。
說白了,他們不在乎胡凱在沒在群裡,背後的嘲諷會不會得罪胡凱。
人性醜陋的一麵毫不遮掩的暴露出來了。
可能在大學時候,胡凱因為過分優秀,曾經無意間口出狂言傷害過某些人脆弱的心靈,那時候的他們不敢說什麼,因為還想依附胡凱完成老師的任務,咬咬牙就忍了。
可當胡凱身上沒有價值可讓人有所圖的時候,所有對他的不滿都無需隱忍。
如潮水般湧出。
幾乎是隻要江研開個頭,就會有人跟著說胡凱的壞話。
可是當時胡凱就在群裡啊。
他克製自己不去看,但還是忍不住想看看,大學時候,那麼多跟著他才順利完成作業的同學,或多或少都得到過他幫助的同學,此刻到底是多麼討談他。
一周前的同學們,覺得胡凱肯定不在群裡,甚至是不在意他是不是在群裡。或者就算他在群裡也無所顧忌。
可笑的是,就在胡凱的名字和他拍攝的電影同時上熱搜的那一刻。
似乎同學們都開始變聰明了,也開始在乎他了。
他們想和胡凱再次取得聯係。
竟然有人開始在群裡尋找胡凱的微信。
並且通過為數不多沒有改群昵稱的微信裡尋找可能是胡凱的蛛絲馬跡。
最後用排除法順利找到了胡凱的微信。
在群裡艾特他沒有得到回應,幾乎是同時開始有同學私信加他好友。
胡凱自從事業上不順遂後,就漸漸的遠離同學,起初是從關係沒那麼好的同學開始刪除,後來連關係不錯的室友也刪了好友。
竟然沒有一個同學反加他詢問情況,胡凱也沒有換電話號碼,那些關係好的同學,更沒有打電話詢問過他。
或許他們都不知道胡凱已經把他們從微信好友裡刪除了。
因為本來就是沒必要聯係的人。
從胡凱默默無聞的拍文藝片開始,他就被同學們劃分到了不需要再結交的那一類。
胡凱看著手機列表裡的新增好友申請。
他決定都不理。
“為什麼不通過好友申請?”陳墨問道。
剛才胡凱一直在看著手機發呆,陳墨就注意到了。
胡凱輕“嘖”一聲,臉上一陣苦笑,“加他們乾嘛?看我拍了一部電影,一個個的就都圍過來,看著心煩。”
陳墨可以理解胡凱的心情。
但是理解歸理解,他不讚同。
陳墨二十幾歲的時候,或許會這麼做,但是現在的他心理年齡三十五歲,兩世為人,自然不會再跟剛出道時候的毛頭小子一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