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將軍府。
“聖旨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日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朝豪傑耀乾坤。朕聞有將才者,武藝超群,智勇雙全,忠心耿耿,為國為民。今據群臣上奏,並察其功績昭著,實乃國家之棟梁,社稷之衛士也。”
“茲特封魏忠君,爵為威武大將軍,賜金書鐵券,以表殊勳;賞良田千頃,金銀萬兩,以資鼓勵。望卿繼續秉持忠貞之誌,率領三軍,扞衛疆土,保衛百姓安寧,不負朕之重托與厚望。”
“自今而後,魏忠君當恪儘職守,勤勉不怠,輔佐朝廷,共謀天下太平。凡有戰事,必當勇往直前,斬將搴旗,再立新功。若有違抗軍令,懈怠職守者,必將嚴懲不貸,勿謂言之不預也。”
欽差大臣站在院中,朗聲說道。
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威嚴,鬢發光鮮的壯碩中年人,聽到這聖旨時,有些沒忍住,直直跪在地上。
那人不是旁人。
正是現威武大將軍,魏忠君。
正一品欽差大臣來旨,甚至是直接將他提拔為大將軍,賜予封號。
那年北定中原日,為了讓楚皇坐穩這江山社稷,他數次平息內亂,才換來了今日的國泰民安。
若沒有那一次,因為密探傳來,小女兒的死訊,因此而在戰場上慌了神,在那場戰役上失敗了。
此時此刻,這威武大將軍的封號,也早該輪到他。
在那次事情之後,楚皇對他們的態度,日漸冷淡並轉為提防。
他差點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握住那柄紅槍,再被手下的兵稱一回大將軍。
這位斬下數百戰魂的大將軍,竟也會有落淚的時刻。
他也曾哭過幾回,卻並不是因為喜悅。
第一回,是出生之時。
後麵的百回,是被師傅教於武學時。
最後的一回,便是女兒之死。
他本以為,自己不會再被重用。
卻未曾料到,楚皇會再一次,將自己那威望眾生的雙眸,投向於將軍府。
不甚有頭腦的妯娌,不敢說任何話,而是抱著小哥兒,跪伏在地,恭聽聖旨。
聰明的妯娌,早便拿出荷包,遞給了那位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受意,笑著說道:“如今,大人正是風頭無限,這聖旨非我求來,是宮裡那位呢。”
欽差大臣沒有明說,魏家人卻清楚著。
在皇宮之內,唯一能跟他們牽扯上關係的。
是那位二皇子殿下。
“那位如今剛回來,正得聖寵,想必再過不久,將軍府還會喜上眉梢,再添一喜。”欽差大臣有些諂媚的,說道。
他清楚著呢。
這二皇子殿下,既能為將軍府求來聖旨,未來定然會有一番好造化。
而大將軍,是正一品之上的存在,二皇子本家既是將軍府,未來,將軍府定會歸為他手下。
總的歸納就是,這大將軍隻要好好巴結一番,未來二皇子正式即位,定然少不了他的好甜頭。
———
雖並未定下皇太子的身份,楚許洛卻早已無名有實,被中大臣和宮中人,都視為未來皇太子的存在。
回去的那一個月內,楚皇親自派人,好生將東宮打理了一番,又行了個好時日,把所有擺設都遷了進來。
就等著楚許洛歸宮之時,不再是住在千秋殿。
楚皇的這一番行動,明眼人皆能看出來,這分明就是在坐實楚許洛,皇太子的身份。
一時之間,朝堂風雲變幻,原先因為皇子諸多,而猶豫不決的官員們,一時之間都開始站隊二皇子黨,明裡暗裡的巴結,楚許洛宮內的宮待們。
而後宮之中,有許多妃嬪,開始求見楚皇,想要二皇子的撫養權。
最多的理由是,楚許洛如今尚且年幼,還未到及冠之時,雖非生母,她們之中的任何一位,都能勝似生母。
楚皇不帶猶豫的,一個不同意。
若是他真傻,還能坐穩,這江山社稷十五年之久嗎?
有人巴結,有人羨慕,更有人妒忌。
京城,齊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