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北的適應能力很強。”
又一道聲音從舒馬赫跟羅斯·布朗身後傳來,他就是梅奔車隊的測試工程師菲爾德。
就在幾個月之前,菲爾德陪同陳向北在加泰賽道,完成了兩千多公裡的新秀試車。
那時候這個中國新人,就如同今天一樣直接上手RA108賽車,完全感受不到一絲生疏的感覺,並且同樣在第一圈就開始推進。
菲爾德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無師自通”的天才!
“那到底有多強?”
舒馬赫饒有興趣的反問一句。
陳向北這個中國小子,確實勾起了他的好奇。
“新秀試車第一圈,北開著RA108賽車,乾掉了邁凱輪的銀箭。”
冬測之前舒馬赫還是退役階段,他自然不會關注什麼新秀試車成績。
就連對陳向北的了解,還是在ROC國家杯之後,通過羅斯·布朗的渠道,得知了這個中國新秀的不凡之處。
菲爾德的這句回答,著實是有些超乎他的意料。
RA108可是堪稱墊底的賽車,它能跑過邁凱輪的冠軍車銀箭?
哪怕對手也同為試車的新秀,依舊無法抹平賽車性能之間的差距,意味著陳向北至少比同期“一年級生”快1秒!
舒馬赫能預感到陳向北不錯,卻沒想到他能這麼強。
“菲爾德,你覺得北能超過羅斯伯格嗎?”
羅斯·布朗開口詢問了一句,車隊裡麵要論誰對陳向北車技最為熟悉。
恐怕沒誰能超過菲爾德。
“不好說。”
菲爾德搖了搖頭。
梅奔車隊簽約羅斯伯格,雖然主要原因是看重他的德國戶口本。
但這並不意味著羅斯伯格隻有戶口本。
要知道這個家夥,硬生生打斷了漢密爾頓的連冠勢頭,從他手中搶下一個世界總冠軍頭銜。
如果沒有羅斯伯格,說不定漢密爾頓就八冠王了。
羅斯伯格的職業履曆跟現役梅奔車手拉塞爾很相似,同樣是在威廉姆斯車隊起步。
相比較一般車手接受車隊測試,更多是展現自己天才般的車技。羅斯伯格劍走偏鋒,他在工程能力測試這方麵,創造了威廉姆斯車隊有史以來的最高分。
這項測試考驗的是車手對F1賽車機械,以及車輛工程知識的了解程度。
意味著羅斯伯格是個頂級學霸,天然擁有調車的能力。
事實證明,這個長相酷似萊昂納多的德國年輕車手,確實擁有著非同尋常的天賦,職業生涯首戰就拿分,第二場排位賽就力壓老將隊友馬克·韋伯。
身為世界冠軍的兒子,羅斯伯格駕駛功底極其紮實,屬於那種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類型。
可能他不會給你一鳴驚人的驚豔,卻永遠值得車隊去信賴。
雖然這僅僅是冬測試車,場上車手不會按照比賽狀態那樣推極限。但恰恰就是這種長距離的穩定性,屬於羅斯伯格的強項,陳向北想要比他快很難。
“菲爾德,當你無法給出回答的時候,就意味著在內心裡麵,已經把北跟羅斯伯格擺在了同一位置。”
“冬測表現,將驗證你是否高估了。”
舒馬赫笑著回了一句。
如今已經功成名就的他,什麼陳向北、羅斯伯格,放在舒馬赫眼中都是小朋友之間的“打鬨”,可以用一種超然世外的態度去看待。
亦或者換一種方式形容,此刻的舒馬赫還沒有進入自己的“車王”比賽狀態,隊內競爭沒有激起他的勝負欲望。
三年退役生涯,確實有點太長了。
哪怕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舒馬赫,如今也顯得雲淡風輕。
相比較梅奔車隊幾位“熟人”基於經驗的討論,HRT車隊的策略組跟工程師團隊,更多是緊盯著監控屏幕上的各種賽車數據。
上麵不僅僅顯示著陳向北的過彎速度,還有著轉速變化、換擋時機、油門跟刹車力度。
他們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來判斷陳向北駕駛著TF110原型車,對比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完美圈”差距有多大。
同時在布裡亞托利麵前,還有著陳向北的車載監控畫麵,他可以直觀看到走線過程是否出現失誤,又是否把路肩吃到了極限。
布裡亞托利之前沒有看過陳向北任何比賽,亦或者更為直白點說,他壓根就沒有關注過這位中國菜鳥。
今天,算是他第一次正式觀察陳向北的駕駛技術!
賽道上麵陳向北依舊在飛馳,全油門通過T3彎道之後,緊接著利用順時針賽道的慣性去到外側,以確保出彎的加速度。
整個過程顯得絲滑無比,展現出他對於加泰賽道的熟練度。
與此同時,賽道密布的監控設備,已經計算出陳向北S1計時段的用時。
23秒798!
要知道相比較低級彆方程式賽事,以及陳向北之前那種縮水版的試車。
真正的F1賽事跟冬測,整條賽道以及車隊的設備拉滿,並且全程呈現開啟狀態,意味著將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這就是為什麼,車隊設備會高達數百噸的原因。
此時賽道上麵的計時,不止是單純的一個整體圈速,而是整條賽道分為了三個部分。
每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的分段計時,車組成員跟觀眾能更直觀的看到,車手在哪個位置跑的快,亦或者跑得慢。
如果這個計時段車手全場最快,那麼就稱之為“刷紫”。
如果是比自己上一圈更快,職業術語就稱之為“刷綠”。
要是沒跑好特彆慢,就會用“黃色”來標記,也能稱之為“刷黃”。
陳向北S1計時段用時刷紫,他暫時領先於羅斯伯格的車速,拿到了目前全場最快!
“布裡亞托利,北沒有讓你失望吧。”
奧德托雙手環抱胸前,用著略顯驕傲的語氣,朝著花布詢問一句。
名義上是詢問,更多是一種“炫耀”!
意大利老流氓總以為車手的成功,是來自於他培養的功勞。
奧德托更想要告訴花布,陳向北本身就是一個天才!
“還不錯。”
布裡亞托利從來不在乎什麼打臉,陳向北表現的越好,就代表著他的價值越高。
沒有誰會跟錢過不去。
“貝爾,賽車數據怎麼樣?”
既然陳向北表現達到預期,花布就把目標轉到賽車上麵。
車隊維修站這麼多台屏幕,顯示車手數據的其實沒幾台,更多是用來監控賽車的數據變化。
比如說引擎功率、油液、溫度、甚至於氣流走向。
現在的HRT車隊某種程度上跟曆史相似,哪怕有著中國資本的入股,他們成立的時間太短依舊缺少很多研發設備,特彆是最重要的風洞。
身為設計總監的鮑伯·貝爾,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隻能靠著尾流耙收集來的賽車數據,然後再通過計算機的仿真模擬,對賽車空動套件進行優化。
“目前跟計算機模擬數據很接近,不過輪胎溫度上升的有些過快,另外感覺北他方向盤角度很大,不知道是車手習慣還是賽車轉向不足。”
轉向不足的根本原因,出在賽車前部缺乏足夠的抓地力,導致行駛軌跡偏移。
反之轉向過度,則在於賽車尾部抓地力不足,很容易出現甩尾的跡象。
10年後的F1職業車手,大多數更適應轉向過度的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