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給您倒酒。”
顧寒鬆接過酒瓶,先給老爺子把酒倒上,然後又給張曙光倒了一小碗。
張曙光也沒有客氣,他知道,如果太客氣的話,大姑心裡該難受了。
“外孫媳婦,你還要奶孩子,多吃點,你吃飽了才有奶水喂孩子。”
眼見蔣慧珍碗裡的魚湯喝完了,劉桂香又讓張月娥給她添了一碗。
“謝謝姥姥,謝謝娘。”
蔣慧珍發自內心的感謝婆婆。
她第一胎生了個閨女,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蔣慧珍還有些忐忑,生怕婆家不高興,可婆家一家人都對她們母女很上心,家裡的雞蛋都讓她一個人吃了。
自己的奶水還是不好,婆婆也沒有埋怨過一句,剛才還說要去求求大隊長,給她借點細糧吃呢。
她能嫁到這樣的家庭,閨女能出生在這個家裡,是她們母女的福氣。
小輩們吃完了飯,很有眼色的離開了飯桌,隻留下三個人慢慢喝著酒,還有劉桂香張月娥母女倆說著話。
一瓶酒喝完,張月娥又趕緊給他們三個添了魚湯,拿了餅子。
“月娥,看你們一家都挺好的,我和你爹也就放心了,寒鬆和孩子們下午還要去上工,我們就先回去了。”
等老伴和大孫子吃完了飯,劉桂香心裡掛念著小孫子和小孫女,當即就提出了要回家去。
“娘,您和爹好不容易來一趟,再坐會唄,下午上不上工都行。”
張月娥兩口子趕緊挽留。
“家裡還有兩個小的呢,我怕你弟妹一個人忙不過來,心裡不靜,待也待不住,還是早點回去吧!”
“娘,那你們等一下。”
娘都說到這種地步了,張月娥也沒辦法再留,著急忙慌的跑進了廚房,再出來時提著一條草魚,還有一塊豆腐。
“娘,這塊豆腐您拿回去燉著吃。”
剛才燉魚的時候,張月娥特意燉了一條留了一條。
這是東豐縣附近的規矩,客人提著禮物登門,禮物是不可以全留下的,主家會再配上一點東西讓客人帶回去。
一來是人情世故,二來也有一個美好的寓意,代表年年有結餘的意思。
劉桂香沒有說話,隻是把目光看向了她的大孫子張曙光。
不知不覺之中,老兩口已經把十六歲的孫子,放在了可以當家做主的地位上。
“大姑,都留下吧,魚不是花錢買的,是我自己在河裡抓的。
豆腐也不好帶,十幾裡路帶回去就成一堆了。”
張曙光笑著拒絕,大姑家都這麼難了,就彆管什麼風俗習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