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車離開生活區,沿著小路朝著最近的小鎮駛去。
一條蜿蜒的山路,把這片雨林從中間劈開,道路兩旁濃鬱的綠色撲麵而來。
高大的喬木撐起一片綠色蒼穹,藤蔓如蛇般纏繞其間,垂下的氣根隨風輕晃。
軍用吉普在雨林裡穿梭,車身濺起泥點,引擎聲在靜謐的雨林中格外響亮。
車輪碾壓著地上的落葉與枯枝,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響。
坐在副駕駛的鄭雨珊輕輕搖下車窗,聽著雨林深處的鳥鳴,感受著拂麵的微風,時不時看一眼張曙光的側顏,內心一片甜蜜。
“看什麼?我臉上有花不成?”
鄭雨珊的小動作,張曙光都看在眼裡。
“沒,沒什麼,我隻是沒想到,你開車的技術也這麼好。”
邊境部隊通往縣城的路,都是戰士們開出來的,隻能說勉強能走。
這個時代,汽車少,駕駛員更少,隻有部隊,機關單位,國營大廠才有專門的車隊和司機。
論駕駛技術,部隊培養的汽車兵,肯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戰爭時期,怕敵人轟炸,我們的汽車兵送補給的時候,晚上走盤山公路都不開車燈,靠的就是過硬的技術,還有不怕犧牲的勇氣和決心。
在南疆生活多年的鄭雨珊,自然坐著車去過鎮上和縣裡。
跟隨父親鄭崢的警衛員李順風,也算是多年的老司機了。
可他在雨林中穿行的時候,也不敢讓車速太快。
因為所有汽車兵開車都是這樣,鄭雨珊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就該如此。
坐了張曙光開的車,鄭雨珊才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張曙光開著車在雨林裡穿行,不但速度很快,關鍵是穩。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路況是怎麼樣的,鄭雨珊甚至覺得現在是在公路上行駛。
“在老家工作時開過,可能是天賦吧,我確實比彆人上手更快一些。”
與係統相關的事情,是張曙光此生最大的秘密,親娘老子都不會說。
“前麵就是回龍鎮。”
穿過一片雨林,鄭雨珊抬起晶瑩的玉指,指向前方那片若隱若現的建築群。
距離回龍鎮越來越近,路上也開始能見到行人。
大家三三兩兩,背著背簍走在路上,因為地處邊疆,這裡屬於軍管地區,老百姓見到軍用吉普,也是見怪不怪。
隨意張望兩眼,又重新收回目光,繼續朝著回龍鎮的方向走去。
“鎮上的路不算寬敞,咱們把車放在這裡走著進去吧。”
鄭雨珊指了指街口的一片空地。
“行,聽你的。”
張曙光停好車,和鄭雨珊一起穿過古樸的牌坊,走進了邊陲古鎮回龍鎮。
整個小鎮的路麵,全部鋪著青石,大街上人來人往,一片祥和。
道路兩側,擺攤的人隨處可見,大張旗鼓的以物換物。
臨街兩層或三層的木製小樓,居然毫不避諱的開門做生意。
“這裡允許光明正大的做生意嗎?”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張曙光頭一回見到如此繁華的景象。
不是在繁華的都市,而是一個偏遠的邊陲小鎮。
“這裡多民族混居,一切以安定為主,算是國家對邊民土司的優待。”
鄭雨珊經常到鎮上玩,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自古民以食為天,賣糧食和野味的攤位明顯最受歡迎,詢價的,交易的人們絡繹不絕。
張曙光對吃的沒有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很少有人問津的工藝品。
“這套衣服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