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光武帝時就任命親信李通、銚期為衛尉,後來外戚馬廖、馬光、竇固、梁淑等人都擔任過這個職務。
本來在這個職位上劉宏也曾經考慮過董重和何進之弟何苗。
但董重雖然是太後親侄,可以放心倚重,然而才能卻隻能算平平無奇。
與屢屢開疆擴土的魏哲相比,董重顯然連一半都及不上。
至於何苗那就更讓劉宏歎氣了。
自從劉宏決定廢長立幼之後,他便一直不太放心何氏。
所以說到底劉宏就是想讓魏哲給皇次子劉協當護衛,保護他順利上位。
這不能說是劉宏不夠意思,反而是他太夠意思了!
如果換做是承平時節這絕對是最大的賞賜,甚至比三公之位都珍貴。
因為三公之位是可以罷免的,但新帝的信重卻是無價的。
若是皇次子劉協真的順利繼位,那麼魏哲的地位將僅次外戚大將軍。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他也屬於托孤大臣之一。
霍光,將是魏哲的權勢上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什麼榮華富貴能比得上呢?
若是魏哲經營的好,玄莬魏氏的世代富貴說不定都有了!
當然,劉宏這麼夠意思也是為了自家兒子考慮。
小黃門蹇碩雖然忠心耿耿,但他終究是個宦官。
何進那廝雖然廢物,但終究還是有些勢力,更何況宮內還有個皇後妹妹。
如此一來,劉協身邊的助力若是少了還真有些危險。
曾經劉宏一度為此憂心忡忡,不過現在他放心多了。
畢竟若無意外,皇次子劉協身邊的助力將更為龐大。
除了董太後與驃騎將軍董重之外,執掌西園八校的蹇碩,以及執掌皇宮衛士的衛尉魏哲也將成為劉協繼位的根基。
當洛陽內外的軍隊都站在劉協這邊的時候,劉宏想不出失敗的理由!
除非有人敢在洛陽悍然起兵作亂,亦或是愚蠢的調外兵入洛,
否則劉宏覺得他的遺誌必然能夠得到徹底貫徹!
當然了,劉宏終究還是皇帝,這麼安排也是本能的防魏哲一手。
一旦魏哲的使命完成,劉宏不會再讓他在遼東為官。
把他調入洛陽任官也是天子權術之一,否則魏哲就有失控的危險了。
即便魏哲不會造反,放任他繼續在地方經營下去遼東會漸漸不受控製。
所以劉宏準備的這份封賞,堪稱是一舉三得!
帶著這樣的念頭,這晚劉宏睡得很安心!
隻是當劉宏沉浸在美夢之中時,國內城下的魏哲卻愁眉不展。
……
話說正式開始攻城之後,魏哲才發現高男武有多狠心。
被斷了後路的他為了守城,竟然不顧周邊百姓生死。
即便都是自家臣民,但高男武搶劫起來卻絲毫沒有手軟,算是在漢軍圍城之前變相的實現了堅壁清野。
於是國內城糧草不缺,城內水源充足,守衛更是不用說了。
麵對這種局勢,魏哲除了霸王硬上弓之外,彆無他法!
半個多月下來,光是用廢掉的拋石機都有幾十架之多。
也就是魏哲並不缺少隨軍工匠,可以隨廢隨造,否則還真挺麻煩的。
不過幸好魏哲也不缺少人手,隨著他圍攻國內城的消息傳開,主動前來投靠的高句麗起義軍可以說是絡繹不絕,加起來甚至有萬餘人之多。
這是由於這些人的存在,方才讓魏哲可以不用顧忌傷亡,放開手腳攻城。
翌日,國內城外。
先前還古拙厚重的國內城頭,此刻已然成了一片廢墟,斷臂殘骸隨處可見。
城牆上也被一塊塊巨石砸的坑坑窪窪,甚至已然有些裂紋。
“殺!”
城牆下,無數高句麗義軍、平民,或者麻木,或者瘋癲的朝前衝去。
然後一個個不是死在擂石之下,就是悄無聲息的中箭而亡。
當然,他們的死亡也不是沒有價值的。
經過這半個多月的消磨,國內城守軍也傷亡慘重。
漢軍箭雨、巨石,甚至登城的勇士都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就比如此刻,借著高句麗義軍的掩護,便又有一支漢軍登上了城頭。
不過相比於先前幾次,這一次守軍的反應卻有些遲鈍。
中軍大纛之下,一直緊盯戰場的魏哲敏銳的察覺到這點。
隻見他當機立斷道:“傳令諸軍,拿下此城,三日不封刀!”
此言一出,周圍的將領頓時麵色微驚。
畢竟魏哲這句話無疑是明擺著要屠城了,三日後國內城恐怕沒幾個活物!
但沒一個將領勸阻魏哲,反而一個個如打了雞血一般麵露凶光。
太史慈更是眼神亢奮的出列道:“將軍,卑職願為先登!”
雖然以兩千石之尊冒險先登實在有點不理智,但誰讓太史慈年輕氣盛呢。
見此情形,魏哲也沒有拒絕,隻是沉聲道:“我等你的好消息!”
太史慈見狀當即風風火火的率兵出陣,儼然如下山猛虎一般。
與此同時,隨著傳令兵來回馳馬高呼,陣前的漢軍士卒與高句麗義軍也都聽見了這個消息。
本來還有些疲憊麻木的他們,頓時氣勢大盛。
相比於漢軍將領而言,他們的想法就簡單多了。
一想到破城之後就能在國內城裡麵百無禁忌,肆意妄為,他們連傷口都不覺得的疼了。
尤其是那些來自高句麗地方起義軍的壯漢,一想到待會就能肆意淩辱往日高高在上的王室貴女,他們就感覺一股莫名的亢奮。
在這種極端的刺激之下,這群人的戰力幾乎頓時飆漲起來。
而隨著太史慈這位猛將的加入,本就搖搖欲墜的國內城終於陷入了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