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既沒有具體的人格意誌,也沒有所謂的聯盟形式。
甚至士族彼此之間的鬥爭,往往也是你死我活。
就比如河北士族早就看潁川士族不順眼了,恨不得將其抄家滅族。
幽州士族也沒少受冀州士族白眼,彼此間的關係從來就談不上和睦。
故此對於魏哲來說,冀州士族不僅有用,而且作用很大。
《毛氏屠龍術》有言:
拉一批,打一批!
對此,魏哲深以為然!
……
不過話又說回來,分化拉攏看起來是一個詞,可實際上卻是兩個詞。
隻分化不拉攏,那是瘋子;
隻拉攏不分化,則是傻瓜。
魏哲既不想當瘋子,也不認為自己是傻瓜。
於是次日在幕府會議上,當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堂下文武都不由一驚。
堂下的沮授忍不住道:“明公如此大刀闊斧……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對於他們的反應魏哲也沒有意外,此刻見沮授率先開口,魏哲便撫須而笑道:“非也,此時方才是最合適的時機。”
說罷魏哲便命左右將河間、渤海兩郡的戶口籍簿呈上。
隻見魏哲連戶口籍簿都沒有打開便如數家珍道:“渤海郡,計有十三萬二千三百八十九戶,人丁一百一十萬六千五百口;河間國,計有九萬三千七百五十四戶,人丁六十三萬四千四百二十一口。”
“嘖嘖~兩郡總計不過十九縣,卻有足足173萬人”魏哲忍不住由衷的感慨道:“早知冀州人煙稠密,今日方知所言非虛也!”
以前魏哲還覺得袁紹這個婢生子挺不容易的,同樣是袁氏子弟,但袁術卻能靠家族直接占據天下第一大郡南陽郡,而袁紹卻隻可憐巴巴的撈了一個渤海郡。
然而在看完種扈送來的資料後,魏哲才發現他終究是錯付了。
原來冀州九郡之中,若論戶口稠密實際上以渤海郡為最。
即便是州治所在的魏郡,當下也不過才七十萬人左右,遠不如渤海郡。
並且位居東海之濱的渤海郡,還有漁鹽之利,算得上是頂級大郡之一。
就袁紹這起家的本錢,除了比不上袁之外已經超過了其他所有的漢末諸侯了。
要知道在桓帝年間整個幽州也不過才有204萬人左右。
袁紹一個渤海郡,就能抵得上半個幽州。
當然,現在袁紹的家底就不如魏哲了。
在被魏哲狠狠的咬了一口之後,如今的冀州能有四百萬人就不錯了。
至於幽州這些年反而越發人煙稠密。
尤其是劉虞擔任幽州牧期間施行休養生息之策,吸引了不少外州流民。比如青、徐的士人流民為避黃巾之難,來歸附劉虞的就有五十多萬人。
再加上魏哲這些年在遼東開疆擴土、招攬流民,如今幽州總人口估計能有三百五十萬人左右。
如果算上新近納入治下的渤海郡、河間國,那麼魏哲治下也有五百多萬人,總算是比袁紹多了,不過還是比不上袁術。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魏哲覺得如今的幽州在行政上太過累贅了。
“諸位,如今的幽州實在太大了,該消減一番了!”
魏哲話音一落,眾人都忍不住點了點頭。
確實,拋開人口多寡不談,如今幽州的麵積確實有點誇張。
從幽州最西邊的代郡到幽州最東邊的東明郡,東西綿延竟然將近四千裡。
如此漫長的距離,如此複雜的地形,政令傳送效率想快也快不起來。
尤其是在州刺史從單純的監察官員轉變為地方行政長官的當下,過大、過遠、過多的行政機構都是弊端。
要知道徐州不過隻有五個郡國,但幽州卻足足有十二個郡,也就是國淵能力超群才能玩得轉。
若是換做一般的幽州刺史,估計早就被這十二個郡搞得糊裡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