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青州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確實讓人唏噓,但想要安置如此多人可不容易。
據說當年曹操麾下的青州軍也是屯田軍,也不知道他降服百萬青州黃巾之後是怎麼做到妥善安置的。中原縱然不缺識文斷字的讀書人,但想要猛然間拿出這麼多屯田吏也很難吧?
事非經過不知難,此刻魏哲對曹丞相那叫一個佩服。
最終經過魏哲與戲誌才、國淵一番商討之後倒是勉強想出了應對之策。
除了繼續從書院抽調合適的士子之外,屯田各部的副職也可以直接轉正了。
如此,隻要鐘扈與魏慕華控製好攻城略地的速度,應該還來得及。
而在解決了這個大麻煩之後魏哲方才有心思關心其他問題。
“對了,其他攻出去的青州黃巾餘部如何了?”
戲誌才當即回道:“寇掠泰山郡的三十萬黃巾賊已被泰山太守應劭擊退,寇掠徐州的青州黃巾亦被擊敗,如今兩部黃巾賊合眾五十萬,已入兗州境內。”
有意思的是這次青州黃巾入寇並不是陶謙出手解決的。
因為在青州黃巾入境後身為客將的劉備就主動請纓,陶謙見狀自然求之不得。
本來陶謙對劉備並沒有什麼信心,畢竟他和孔融正是被青州黃巾從北海國趕出來的,乃是青州黃巾手下的敗軍之將,如此戰績實在沒什麼說服力。
陶謙之所以答應劉備的請戰,不過是想要先消耗黃巾賊的銳氣,避免自家麾下兵馬死傷過多罷了。
然而讓陶謙沒有想到的是,沒有後勤壓力的劉備竟然連戰連捷。
甚至若不是劉備兵力太少,關羽、張飛都差點擒斬對方渠帥了。
這讓陶謙大喜過望,當即劃撥四千丹陽兵歸劉備統率,一舉將青州黃巾擊退。
話說陶謙雖是儒生,但自幼卻在丹陽郡長大,故此在就任徐州刺史之後,他便陸陸續續從老家丹陽郡招募了將近三萬精勇,如此方才坐穩了徐州刺史的位置。
從這個角度來看,陶謙是真的欣賞劉備這個外將。
而劉備這回也終於時來運轉了,很快便在徐州混得風生水起。
不過劉備是春風得意了,但是同樣寄居徐州的孔融就尷尬了。
本來徐州文武還以為是孔融手下無能,現在看來反而是他這個上司不行!
一時間徐州市井甚至有“誌大才疏孔北海”“明珠暗投劉玄德”之言流傳。
孔融不堪羞辱,負氣之下竟然離開徐州,投奔長安朝廷去了。
聽到這裡,魏哲忍不住一陣失笑。
“誌大才疏孔北海,明珠暗投劉玄德?哈哈哈,好促狹的言辭!”
說實在的,魏哲沒有想到劉備竟然還能在徐州出人頭地。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不覺得奇怪了,畢竟劉備本身就非泛泛之輩,更兼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虎將一直死心塌地的追隨,不能出頭才叫奇怪!
正所謂:
金鱗豈是池中物,
一遇風雲便化龍。
經過這些年磨礪之後,如今的劉備缺的其實不過是一場東風罷了!
不過在感慨之餘,魏哲更關心另外五十萬青州黃巾的動向。
相比於曾經的百萬黃巾,這次兗州的壓力顯然要小多了,劉岱應該不至於重蹈覆轍。
隻是魏哲心底終究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猶豫片刻後還是下令道:“以我的名義去信兗州刺史劉岱,勸他莫要大意,對陣之時千萬要小心行事。”
戲誌才聞言雖然有些奇怪,但還是躬身領命。
……
話分兩頭,當魏軍在青州高歌猛進的時候,並州這邊進展的卻不是很順暢。
因為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冀州可以通過太行八陘進入上黨郡、太原郡。
相比之下,並州隻有雁門郡和幽州相連。
然而並州精華之地基本上都是並州南部,也就是上黨、太原兩郡。
至於並州北部諸郡幾乎是整個大漢最貧瘠的所在,比遼東更加窮苦。
如果說在青州之地是魏哲占據地理優勢的話,那麼在並州就完全反過來了。
隻不過並州現在的情況比青州還要淒慘。
青州即便屢遭蹂躪如今也還有百餘萬人,但並州九郡往年也不過六十九萬人。
雖名為一州,可實際上整州人丁不過與涿郡仿佛而已。
並且在先帝駕崩之後,由於漢室動蕩,各路諸侯爭鬥不休,並州也屢遭侵略。
來自涼州的羌胡,來自草原的匈奴,都在趁機不斷侵吞著漢地。
比如始皇帝所置的朔方郡,隨著南匈奴的不斷南下幾乎完全淪陷。
如今朔方郡的郡治已經從朔方郡臨戎縣遷到了五原郡,也就是僑置而已。
至於朔方郡及所屬縣城,則已經全部淪為廢墟。
與之類似的還有並州西部的上郡,也是如此。
實際上早在中平元年(184年)前後,來自涼州的羌胡就大掠上郡。
於是無奈之下上郡的郡治隻能徒遷到洛陽,再度僑置郡縣。
也就是說並州九郡,如今隻剩下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五原七郡尚且還在漢人掌握之中。
甚至即便是這些郡縣中也常常都是豪族與胡族並存,形勢十分複雜。
比如先帝劉宏親政後,為避竇武之難,時任雁門太守竇統便亡奔匈奴,後遂為部落大人。
曾經率兵出塞三千餘裡,北擊匈奴,燕然勒功的大將軍竇憲之後,就這樣的由華變夷,自此為匈奴貴種。
簡而言之,並州北部實乃胡漢雜處之地!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榮、張遼兩人率五千代郡屯軍進入雁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