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上班,遇到醫生護士,已經有人開始給沈在心打招呼了,會問候說“沈醫生,你早呀”,或者說“沈醫生,吃飯了嗎”。
沈在心也變得自然了很多。
陌生環境,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熟起來的。
之前第一次參與手術的二助李雪,也因為熟了,也開始“大叔、大叔”地稱呼他,這位護士是當地衛校畢業,看起來才不過十八、九歲。
不過這也正常,當地一些女孩,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家裡有點門道,初中畢業就進衛校,畢業之後,家裡幫忙找工作,然後就上班了,即便混成資深護士,年齡也隻有十八、九。
她“大叔、大叔”的稱呼,其實是一種親昵,韓劇熱播,眼下是很流行的一種叫法。
她撇開之前的一助,開始不斷取悅沈在心,這就是年輕有為才能享受的紅利。
沈在心都28了,二世為人,他還真沒興趣和一個18、9,頂多20來歲的姑娘往來,所以也是不冷不熱。
加上他對何燕也敬而遠之,大家越發覺得他高冷,認為大城市回來的醫生,年輕、帥氣,能力強,性格冷,誰都沒放在眼裡。
反而更讓人摸不透深淺。
科室年長的幾位外科主刀,包括年輕一輩中的一把刀華劍,沈在心也漸漸認識一遍。
華劍對他抱有幾分客氣,見了麵,會給他說:“沒想到那麼大的手術,沈醫生你竟然能一個人做下來。”
其實沒什麼自豪的。
因為知道何燕對華劍因愛生恨,自己又是何燕這邊的人,兩家還是世交,沈在心多少有點同仇敵愾,對他也沒有過多理睬。
又乾了兩天工作,他直接給何燕說:“你再什麼手術都接,我就另起爐灶,剜瘡都是你必選項,對於外科醫生來說,這不是恥辱嗎。”
何燕對他這種態度也不客氣:“不是為了讓大家能掙點錢嗎?剜瘡也好幾十呢,一般的小瘡,人家還不來咱們醫院呢。”
剜瘡手術費不高,但無論什麼人動手術,保險起見,醫院都要先給病人做檢查,術前檢查的提成,也會給手術團隊。
再後麵,沈在心就不碰那些過於簡單的手術了,讓何燕和她之前的助手去練手。
他隻盯有難度的手術,4級手術很少,他就3級必搶,2級的,則分析難度再選擇,這樣一來,他時間騰出來不少。
他也沒彆的娛樂。
時間一多,就是回他的新居,練他的吉他。
每天手術,整理病曆,做總結,有時回家吃飯,有時不回家吃飯,堅持練習吉他,生活就這麼簡單乾淨。
不過隻要他一回家,他爸媽就會提醒他,今天給尤雅打電話了沒?
打了。
尤雅那兒特彆忙,元旦臨近了,做零售行業的,這是最忙的時候,何況從側麵了解到,三連集團把泰達廣場也給她了。
怎麼回事兒還沒弄清。
薑惟作為知情人,說給自己的內情還很有限,但以薑惟的為人,她轉達的內容一定不會有假。
父母逼他打電話,中午問完,晚上問,可是尤雅太忙,往往連回來複查的時間都沒有,沈在心才不會自找沒趣,招她厭煩,被逼急了,他乾脆趁跟薑惟的關係好,裝模作樣拿出自己的手機,假裝打電話。
如果他媽監督得仔細,他就會給薑惟打過去。
“喂。你好,尤雅。”
“沈在心,你彆神經病,我是薑惟。”
“哦。在忙著的呀。我媽要你多注意身體,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
就這樣。
薑惟是動不動就被騷擾,有時候一天能接兩、三個這樣的電話,最後直接麻木了,配合地應付他:“好。好。”
過後,沈在心還要再打過去,哄哄朋友:“薑惟,不好意思,我也沒彆的朋友,適合在我媽攆著我打電話的時候打過去,友情後補好嗎?”
薑惟忍不住說:“你離開了滸市,我連你在哪都不知道,你又不會再回來,那你補,怎麼補呀?”
沈在心隻好說:“竟然被你識破了,如果我給你的地址,你能來,我就補,行嗎,這幾天我琢磨一下怎麼掙錢,保證你來了之後,吃住全包。”
說到掙錢。
沒有名氣的醫生,你能力再好,除非是機會砸到你頭上,否則彆人也不會用,畢竟用錯人,往往是以生命為代價。
說到掙錢,餘市不如滸市,機會不多。
在滸市,為了提高收入,他甚至跑去美容院給人做過手術,但在餘市,想來想去,也想不到掙錢的好辦法。
上次威脅何燕,再剜瘡如何、如何,其實也是借口。
他想跟何燕一樣,最後成為獨立的主刀,到時候把方醫生方金星喊過來,再找倆經驗豐富的護士,跟醫院分成。
但問題是,院長看過他手術,看完也就完了,沒有誰說“沈醫生可以呢,要不給你配一套人,你來乾吧”。
按說人家何燕收留你,容忍你各種要求,你不該急著單飛,但問題是,想想房貸,想想亂七八糟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