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精神病院,所有的檢查都對照上了,表現為妄想,幻覺,言語混亂,行為異常等,但徐醫生還是把人丟給護士照料,帶沈在心出來了。
不是在走廊上,而是走向後麵的病區。
他掏出一包煙,給沈在心遞了一支說:“沈醫生,老實說,這一次檢查,都對照上了,任何一家精神病院都會確診,認為她是精神分裂,但我作為一名負責任的醫生,我想告訴你,我不清楚你知道不知道,她仍有可能是裝的。”
沈在心大吃一驚:“你肯定嗎?”
徐醫生說:“我不是很肯定,我給你說我判斷的理由,你知道吧,通城經偵那邊放棄指定醫院了,所以他們給了我聯係方式,讓我聯係通城精神病院那邊,這是個例行聯係,主要是為了確認他們的診斷結果,他們把診斷結果轉給我,我發現在他們的檢查中,尤女士呈現出精神分裂中的急性期症狀,又叫陽性症狀,但回來之後,陽性症狀並不明顯。這麼說你可能理解不了。換種說法,你去接她,在房間內,你看到她的狂躁表現了吧?東西砸得遍地都是,但你把人接回來之後,她有點像傳統分類裡的瓦解型精神分裂,思維混亂,行為怪異,情感不協調,未接受有效治療的患者,轉變太快……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疑點,也就是說,她的行為表現,無法跟常見的精神分裂類型對照上。”
沈在心問:“隻是這樣的話,並不足以判斷她裝瘋?我對你們這個學科也了解一點皮毛,按傳統分類,還有未分化型患者,這類患者,什麼亂七八糟的行為都會出現。”
徐醫生說:“對。如果隻是這樣,我不會把你叫出來聊,現在是這樣,咱們做的檢查呀,輔助的手段,我是指硬性的,像腦電圖,功能影像,ct等診斷,全部正常,但主觀性的檢查,可以偽裝出來的,比如幻聽,妄想,言語混亂等檢查,全部都不正常……”
沈在心說:“就是說,能夠偽裝的都不正常,不能偽裝的都正常,但這也不足夠說明是裝的,因為一些精神疾病確實是這樣。”
徐醫生說:“如果是彆人,我也這麼認為,但尤女士,顯然是一位頭腦清晰冷靜的人,我們精神類醫生解讀這種清晰冷靜,是指意誌堅定。這樣一種人,她突然患病,本身較為少見,而且她發病的陽性症狀又迅速消失。你按照陽性症狀消失,呈現陰性的時候,精神病人應該表現為冷漠,語言減少,癡呆性表現增加,她又表現得更活躍,特彆是對你,沈醫生,我不清楚她偽裝自己跟沒跟你商量,我隻想提醒你,上一次她來做檢查,等於是把我們的檢查過程走了一遍,那麼她知道怎麼裝,可以瞞過醫生。”
沈在心問:“你肯定一點告訴我呀?有可能是裝的?我還是不知道是不是裝的?”
徐醫生攤攤手。
他煙已經抽完了,於是又掏出來自己抽,順便再給沈在心一支。
沈在心也不自覺地接上點燃。
抽上了,沈在心才意識到一直在抽人家的煙。
他歉意地說:“該我給你買煙的,尤雅的事情,真的,反反複複太折騰你了。”
徐醫生說:“說什麼呢?都是自己人,而且?我可能很快就會離職。”
沈在心大吃一驚:“為什麼?”
徐醫生說:“乾著沒意思,沒錢掙,你知道我們這行,大城市做心理谘詢的掙錢,按小時收費,他玩的是一些小手段,所謂催眠、各種紙質測試,甚至給你灌輸心靈雞湯,開一些國外進口的藥物,其實不是真正的治病人,而真正的腦科醫生,像我這樣的,呆在小地方,沒幾個病人……”
沈在心忍不住問:“那麼多精神病人呢?”
徐醫生說:“你是說我們當地?不會來小醫院看的,你問問街上的市民,誰來我們第三醫院看病?進來一趟,跟打標簽了一樣。”
沈在心問:“你想到大城市的精神病院去嗎?”
徐醫生說:“不想去,也進不去,我想去進修,本來我們單位應該鼓勵這種進修的,但是吧,效益太差,我們轉型失敗,主要的病人還是精神病病人,我又是少數能看精神類疾病的醫生,我去進修,院長他們肯定容忍不了,我已經去試探了好幾次,就差沒有果斷辭職了。”
沈在心問:“那你們醫院?是不是開不下去了?”
徐醫生說:“對。沒錯。上級單位態度堅決,已經要給我們中斷輸血了,我看,也就能撐半年吧,他們在外頭物色買主,一旦沒有人並購,就會破產。”
沈在心問:“並購的話?”
沒問下去,你問徐醫生能問個什麼結果出來?
開車帶尤雅回家,沈在心忍不住給於院長打電話了。
他問於院長:“於院長。我問你個事情,你們醫院撐不住了?”
於院長苦笑說:“上級單位覺得還能撐一撐吧,畢竟醫院建得很漂亮,能賣點錢。”
沈在心問:“你們打算賣多少?”
於院長說:“那麼大的院子,那麼多的建築,還有想轉型,購來的那麼多設備,參考你們中醫院,怎麼著也能賣2、3億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