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住院住區醫院了,沈父還要沈在心去喊。
沈在心隻好給沈在明打電話喊他回來,不然的話,這是種慢性病,你要一輩子住院嗎?
沈在明說:“在心,你跟我叔說。主要是這邊的醫生比較有把握,給我說這是一種痙攣性風濕病,不是纖維肌疼症,纖維肌疼症治不好,我這應該可以治好,為了治療方便,先住院住幾天看看有沒有效果,我覺得住在你們那兒也夠麻煩你們的,這邊先治療一下看,不行了再說。”
這顯然是那邊的醫生為了跟心相融醫院作出差異性診斷,胡編亂造的一個病名,而且全部反著說。
你說這個病,我說不是這個病,你說無法徹底治愈,我說也不能說就真的治愈不了……
這是江湖騙子的一套手法。
他牢牢掌握那些病人的心理,試問你要對之前的醫生、醫院格外信任,你還換醫院嗎?
你之所以換醫院看,你就是對之前的醫生、醫院不信任。
按說公立醫院的醫生一般不會這麼過分,底線還是有的,想掙錢頂多多開幾種檢查,用點貴藥,但一些以掙錢為目的的民營醫院喜歡用這種套路,就像那些專門治療癌症的醫院,普通醫生說你是癌症,他說不一定是,其他醫院都說,你這癌症治不好,他會說癌症也不是一定就治不好,有治好的可能性,我們是專門治療癌症的,你看看我們牆上的錦旗,你看看我們跟治愈的癌症病人的合影。
就打這種預期反差。
你也不能說他們不是醫生,完全瞎忽悠,他們是醫生,治病還是要治,弄不好給你用一樣的藥,或者是為了刻意體現不同,選擇的方案二,但治療費用上給你來一出先低後高。
正經醫生對這種行徑嗤之以鼻,但患者喜歡聽呀,哪怕希望渺茫,大家誰不希望能好起來?
當年都曝光過,人家還特彆舍得花廣告費,連帶千度這樣的搜索引擎都受牽連,被人罵成狗了。
沈在心雖然不是內科醫生,卻一聽就知道是胡扯,檢測單子上類風濕因子有點高,但不超過20,哪來的風濕性肌肉痙攣?
沈在心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你何必從西北胡圖市跑那麼遠回來呢,你在當地,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還高,你回家鄉,就在區醫院這種級彆的醫院住院嗎?風濕性肌肉痙攣的症狀我恰好知道,往往出現在局部,疼痛,腫脹,甚至活動受限,你這症狀天差地彆,你彆看我是外科醫生,我都知道,如果一定要住院,你嫌心相融醫院小,你住中心醫院去行不行?”
沈在明說:“這邊的醫生給我說,能讓我快速好起來,而且他這邊費用低,說我這個屬於慢性病,他們已經跟院領導申請過,給我特許,能免一半左右。”
請問?
醫院給病人團購嗎?
還有一些人感慨,這你去商店,再一本正經,你也能還還價,但買藥看病,從來沒有還價一說。
而且越是慢性病,一般醫院越不想讓你住院好吧。
長時間不出院,占著病床,後期病情穩定,按時服藥而已,哪怕腎臟做透析呢,費用也漸漸趨低。
醫院從你身上也掙不上錢了。
沈在心說:“你讓我爸給你治療就行,不幾天他就能讓你好起來,平時多注意,適度鍛煉,飲食講究,作息規律,不受風不受寒,起碼管你幾個月。”
沈在明說:“要是行的話,你爸不早說了嗎?這個病我問了,專家說這個病中醫治不好。”
您看?
我爸就是對你負責,發現與風濕病、類風濕不同,讓你到我的醫院,本意是讓我給你根治。
沒辦法,回去給沈父彙報一下情況。
沈父發脾氣說:“區醫院你認識人,你打聽、打聽是哪個醫生胡七八說?明知道是你哥,還敢這麼坑人?”
沈在心不吭氣,也許正因為他是我哥,人家才這麼乾的,普通人,人家給他享受半價住院呢?
多好的廣告呀。
心相融的沈在心,他不是牛嗎,他哥都在我們家住院,這就是區醫院作為競爭對手,惡心自己的。
沈父說:“你現在就給劉院長打電話,給我開著免提,我聽著,這他媽的區醫院,成騙子醫院了嗎?”
沈在心打過去。
劉院長還熱情大方,接了就說:“沈總,你好呀。”
沈在心說:“我哥在你們那兒住院。”
劉院長說:“當天我就知道了,科室給我說了,我馬上就安排了,說這是沈在心他哥,給他便宜看……”
看吧。
沈在心看向沈父。
沈父忍不住趴電話跟前說:“老劉。你這樣不地道吧,你的醫生都胡說八道什麼呀,他這個病是痙攣性風濕病嗎?在那兒胡編?你趕緊的,你讓你醫生給他說讓他出院,你想掙他多少錢,我給你。”
劉院長沾沾自喜說:“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醫生治病救人的準則,哪有人家生病住院,我們醫院往外趕的,沈老您是中醫大家,但您要允許有不同的診斷,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治療方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