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答應。但不能全答。”他語氣穩,“我們隻讓他們來培訓,不讓他們寫聯合發文。”
“這個年我們過得大氣,但得守住主線。”
張偉咂舌:“您是拿康州當資源用。”
李冬生淡淡回一句:“他們也是這麼想的,彆以為你在占便宜。”
“這種合作,平衡點很重要。”
……
窗外風刮得厲害,樓下街邊掛起的春聯嘩啦啦響,像有人在撕紙。
張偉扒完最後一口麵,猶豫了一下:“市長,我有點事,不知道該不該說。”
“說。”
“鄭市長那邊,小金前幾天托人私下放話,說康州衛生廳那邊談了個整合設備廠的合作項目,準備節後低調啟動。”
“我聽說,他們打算繞開招商協調組,直接把批複掛在發改口,從市政設備補貼走。”
“就是走我們看不到的口子。”
李冬生沒動聲色,“他們沒錯。”
“現在他要守官位,不能動聲張,那就隻能從彆的係統走。”
“但你盯著,看看他們準備調哪塊地。”
“是。”
“這事彆報告書記,也彆攔。”
“你要知道,有些人不是你打倒的,是讓他自己把棋盤撐破。”
張偉點頭,又問:“那產業園三期?”
李冬生放下碗,站起身走到窗前,“我們年後先開第一期數據中心,彆著急產業展示,先把係統跑起來。”
“書記要的不是門麵,是績效。”
“這年剛過,省委就要來視察。我們這邊要先給書記一張乾淨利落地作業。”
“省裡來的人不看你站哪邊,他們隻看你有沒有成績。”
張偉手裡的本子刷刷刷記著,問:“那要不要……提前接觸下一步?”
李冬生眼神一頓:“你是說?”
張偉咽了口口水,“我聽農業廳那邊提了一嘴,說省委準備推一批縣域改革試點市,說不定咱四九城能爭個位置。”
“要是真爭下來了,那……”
李冬生笑了。
“你小子現在膽子也大了。”
“這個話你記著,彆外傳。”
“這個局能不能起得來,要看書記肯不肯再幫我抬一手。”
“今年不是爭項目,是爭身份。”
“要是能爭下來,那我這一年就算沒白熬。”
……
夜裡十一點,書記王飛的家中燈還亮著。
茶幾上放著一份簡報,是農業三期進度表,也是全市目前唯一一個走滿流程、完全合規的年末項目。
朱秘書給他倒了杯熱水,壓低聲音:“李市長那邊,年後準備在產業園試點數據中心。”
“康州那邊也有回應,但還不明朗。”
王飛沒接話,隻問:“鄭那邊呢?”
“有動作,但收得很緊。”
“聽說他們談了一個醫療設備整合廠,要從發改口走資源。”
王飛點點頭,“這也好,願意乾就不是躺平。”
“反倒是——”
他看著那份進度表,眼神慢慢落下來,“冬生這一步,比我想的還穩。”
“不是爭風頭,是爭穩當。”
“就衝這一點,年後要是真正改革試點,我會給他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