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部——三月初啟動‘改革進行時’專題跟蹤報道。”
他念完,停了停,又加了一句:
“以上每一項,我都要簽字確認。”
“這不是你們給我報,而是我要對省委報。”
“你們出紕漏,是我被追責。”
“所以我在這兒講明白:誰敢拖誰敢混,我就敢換。”
“這不是口頭話,是明天印到督導通報上的執行文本。”
“你們每一人每一項任務,三天之內,報時限、報負責人、報聯係方式。”
“拖了,掉了,失聯了,我先查人,再通報。”
會場鴉雀無聲。
不少局長已經低頭飛快在本子上記,個彆人滿頭是汗,有人眼神開始飄。
張偉看著這些表情,忍不住低聲笑了:“李市長這手,一刀剃骨。”
台上的李冬生神情不變,繼續說:
“當然,乾得好的,也不是沒好處。”
“農業局配套的三十個子項目我已經打包遞進財政廳,誰跑得快,誰落的穩,誰就是下一批縣域協同推廣的掛點單位。”
“你們不是要資源,要項目,要考核分?都在這份表裡。”
“我給你們爭了個試點,你們就得給我跑出個樣子來。”
“彆讓省委覺得,這牌子掛早了。”
……
會議結束後,市政府公眾號發布通告:
【全市縣域改革聯動試點推進大會召開,李冬生副市長作動員講話,全麵部署試點任務節點,提出“掛圖作戰、節點問責、過程督導”三項機製。】
照片裡,李冬生手指投影屏的那張被掛在文章頭圖。
同一天,農業廳官網也掛出一篇動態簡報:
【四九城市推進縣域改革試點任務部署迅速,成為省內首個完成任務條線推送與節點鎖定的地級市。】
曹斌評論了一句:“冬生這次是真的動真格了。”
農業廳內部已經流傳一句話:四九城能不能成省改革示範,看這副市長這仗打得穩不穩。
……
而就在下午,鄭開來那邊也召開了“醫療設備協同園區籌備小組第一次閉門會”。
與會人員不多,隻是康州兩個廠方代表、小金,以及發改委產業推進科一位副主任。
他坐在主位,語氣平靜:
“農業項目拿了試點,我們不爭風頭。”
“但咱們醫療協同園區不能就這麼晾著。”
“我們走的是另一條線,圍繞‘設備整合’和‘後端維護平台’做文章。”
“這塊牌不是省委給的,是我們自己貼上去的。”
“隻要我們把人拉過來、把項目落下去,到時候彆說試點不試點,整個市政係統也得跟著我們的進度跑。”
“你們給我一個月時間,我要在市裡這套係統外,再建一個小係統。”
“不張揚,不喧嘩,但每一條數據、每一個設備、每一次搬運,全都跑得動。”
“等他們圍著農業轉的時候,我們把醫療打包上車。”
“到時候資源重分,他們就知道,誰是真正有能力乾成事的人。”
……
晚上,書記王飛坐在家中,翻著一張內部簡報。
上麵寫著:
【農業三期改革係統節點鎖定率:84%;部門任務反饋率:100%;項目預算執行啟動:2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