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四九城市政府公眾號,則同步更新:
我市農業三期試點係統完成省級樣板初評,已進入財政聯動口徑預案階段】
評論區一時間熱鬨起來。
“終於成標了!”
“李副市長這仗打得太硬氣了。”
而另一邊,康州產業對接處悄悄發來一則郵件,內容是一份標題為《醫療協同產業服務後端布局草圖》的PDF。
鄭開來看完那圖,沒說什麼,隻讓小金回了一句:“物流係統彆急上線,先等市裡定完新調度機製。”
“我們這條線——得躲著光,跑完道。”
……
第二天上午,張偉從財政局回來,興衝衝遞上一份表格。
“市長,我們閉環預算模型草案財政那邊看了,說可以試做數據接口對接。”
“隻要這輪試跑不出錯,下一季度就能納入支出指標標準樣板。”
李冬生接過紙,翻了兩頁,合上:“這就是財政廳給我們的第二道門檻。”
“試點第一階段我們答的是‘能不能乾’,現在要答‘值不值錢’。”
“這個答卷,我們得一頁頁寫,彆讓書記賭錯人。”
“也彆讓彆人搶了咱這張‘A01’的編號。”
張偉點頭:“那咱們什麼時候送報告?”
“再等等。”
李冬生淡淡說了句:
“等他們把‘醫療線’也拉進台麵了,我們再亮這張牌。”
“有時候,等一下,是讓對手先出手。”
“我們好收一盤好局。”
……
這天晚上,書記王飛在家看完農業廳最新簡報後,輕聲對朱秘書說了一句:
“冬生這人,不但會跑,還知道什麼時候該慢下來。”
“好。”
“這才是我能往省裡推得上去的乾部。”
“不是悶頭衝的,是知道什麼時候的落腳的。”
“這一步,他走穩了。”
“下麵,就看他敢不敢,再走到燈下——不躲了。”
……
三月初,雪水剛融,四九城的天卻比往常更冷了些。
財政局三樓會議室裡,一份標題為《試點型機製支出映射口徑建議稿》的文件正躺在李冬生麵前。
張偉坐在一旁,手心微出汗:“市長,這是他們給我們的封口文。”
“意思很明確——農業三期可以進入‘預算初級參考項’,但前提是我們自己填完數據鏈。”
“所有支出節點要掛賬、掛表、掛指令。”
“他們隻做批注,不做代算。”
李冬生點點頭,聲音不大:“他們這是把門打開了,但鑰匙還得我們自己配。”
他放下手裡的茶杯,語氣一頓:“這不是難為我們。”
“這是抬我們上另一張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