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精致主義,這是不給人插嘴的空口。”
張偉應下,剛要走,忽然停了一步:“對了,書記還說了一句。”
“他說——‘冬生不是我的人,但他能替我抬事。’”
李冬生聽完,沒笑,也沒答。
隻是慢慢吐出一句話:
“能替書記抬事的,得自己扛得住牌。”
“這話不是誇我,是提醒我。”
“抬上去了,就彆掉下來。”
……
傍晚,市委組織部悄悄掛出一則內部通知:
建議由農業三期專項辦參與“全省縣域財政機製標準化編製座談會”,擬於次月初前往永寧縣觀摩“財政內循環模型”演示
書記批示:
【此為農業係統走向省級政策線的首次跨市演練,李冬生可提前備稿,全權代表四九城出席】
文件送到李冬生手上時,他隻是看了一眼批示,就把紙攤開在桌麵上,開口道:
“張偉,給我調出永寧縣財政模型運行圖,我要看他們的算法口徑。”
“陳默,聯係技術組,把農業三期調度係統外網封裝接口壓縮成兩頁,明天我要寫一封函。”
“函的標題叫——閉環係統對接建議與風險映射思路。”
“記住——我們不隻是一個試點。”
“我們,是標準的試運行體。”
“要想進製度框架,就不能讓他們覺得咱隻是地方特色。”
“要讓他們覺得——複製咱,就是省裡節省了二十個月研發周期。”
……
夜裡十一點,書記王飛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朱秘書輕聲敲門,手裡捧著一遝文件:“書記,這是今天農業三期那邊交上來的封口答複稿。”
王飛接過,翻了兩頁,突然笑了一聲。
“他是真明白我在看什麼。”
“不是數據多漂亮,是缺口怎麼補,漏洞怎麼寫出來。”
“他這不是在寫報告。”
“他是在寫他自己,值不值得被信。”
“嗯。”
“這個人……越看越像我年輕時候想提拔但沒敢用的那種。”
“他不靠人情。”
“但他講事理。”
朱秘書遲疑了一下:“那……是不是可以準備一下夏季組織係統提名?”
王飛沒回答。
隻把那封信放進抽屜,輕輕合上。
“再等等。”
“我想看看,他補得完那條空鏈沒有。”
“要是能補完——”
“我不提他,是省委都要來要人。”
……
正月過儘,三月初七,永寧縣的天開始暖了。
而在四九城,農業三期調度大廳內,一套名為“對口觀摩接待預案”的流程圖剛掛上牆。
張偉一早跑進李冬生辦公室,語氣都壓不住興奮:“市長,永寧縣那邊已經確立三日後觀摩方案。”
“咱們是唯一一個被省委農業廳推薦為‘可轉化模板’的地級市。”
“全省十三個試點縣都派人來觀摩!”
“書記剛剛拍板,您全權代表四九城發言。”
李冬生沒抬頭,隻把一份基礎模塊運行清單往後一推:“文件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