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治療:3月1日,周六,晴
今天的病人是小明,一個8歲的男孩。他瘦小的身體裹在一件略顯寬大的校服裡,低著頭,雙手緊緊攥著書包帶,仿佛那是他與外界唯一的聯係。他的母親坐在他旁邊,神情焦慮。
“小明,你好。”我輕聲說道,試圖用最溫和的語氣讓他感到安全。
他沒有抬頭,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小明最近在學校裡遇到了什麼困難嗎?”我轉向他的母親。
“他不太願意和同學交流,老師說他上課時總是走神,作業也經常完不成。”她歎了口氣,“我們試過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太好。”
我點點頭,轉向小明:“小明,你喜歡畫畫嗎?”
他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興趣,但很快又低下了頭。
“我們可以一起畫畫,好嗎?”我拿出一盒彩色鉛筆和一張白紙,放在他麵前。
他猶豫了一下,終於伸出手,拿起了一支藍色的鉛筆。
第二次治療:3月8日,周六,陰
今天的小明依然穿著那件校服,但看起來比上次放鬆了一些。他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上次畫的畫,眼神中多了一絲期待。
“小明,上次你畫的畫很棒。”我微笑著說道,“今天我們可以繼續畫,或者你可以告訴我,你畫的是什麼。”
他低頭看著畫,輕聲說道:“這是天空。”
“天空很漂亮。”我回應道,“你最喜歡天空的哪一部分?”
他指了指畫中的一朵雲:“這裡。”
“為什麼喜歡這朵雲呢?”我繼續問道。
“因為它很自由。”他的聲音依然很小,但語氣中帶著一絲向往。
“自由是很重要的。”我輕聲說道,“你有沒有想過,你也可以像這朵雲一樣自由?”
他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
第三次治療:3月15日,周六,小雨
今天的小明穿了一件紅色的t恤,看起來比之前活潑了一些。他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一本圖畫書,眼神中多了一絲好奇。
“小明,今天我們可以一起讀這本書,好嗎?”我指了指他手中的書。
他點點頭,翻開書頁,指著其中的一幅畫:“這是大海。”
“大海很廣闊。”我回應道,“你喜歡大海嗎?”
他點點頭:“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