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秦蘭演的好的不止是董萱。
很多看了電視劇的觀眾都有這個感受,還有媒體自發的寫報道誇她。
不過,因為角色本身不太討喜,再加上戲份偏少,秦蘭的演技雖然得到認可,但本身人氣增長有限。
而《封神榜》開播以來,熱度最高,且圈粉最多的角色和演員,毫無疑問是飾演妲己的範小胖。
因為範小胖是一人飾兩角,分彆是妲己和九尾狐。
兩個角色一好一壞,一定程度衝淡了觀眾對其劇中作惡的反感。
同時,正反兩個角色,也體現了範小胖還算不錯的演技,個彆高光發揮,也得到了不少讚譽。
而優秀的服化道配合範小胖的個人得天獨厚的外貌條件,在形象觀感上,絕對給觀眾非同一般的享受。
與顏禮這個霸道英武版紂王的般配和諧,也反饋了不少人氣給她。
凡此種種,範小胖本身就是《封神榜》前期最亮眼的存在,更不用說易安還在各種幫她營銷宣傳。
【最美妲己】本來就是既定宣傳,習慣豔壓的範小胖又開始拉踩之前出演妲己口碑較好的溫碧霞和傅易偉。
所以範小胖有時候人緣差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莫名其妙踩對方一腳,擱誰誰不氣。
但範小胖不在乎,娛樂圈爾虞我詐,和和氣氣還上個屁位。
不把溫和傅的影響力和口碑拉下來,自己的妲己如何快速登頂,成為最被認可的妲己,變成自己的新代表作。
況且說了,傅易偉和溫碧霞也不是完全無辜,這些年兩人都在爭所謂的【最美妲己】。
幾乎每個相關新聞和通稿,都少不了這幾個字,明裡暗裡踩對方甚至其他版本的妲己也不在少數。
不信,上網一搜,最美妲己或者是兩人的名字,基本都聯係在一起。
雖不排除有一些媒體記者自發撰寫,但是要說其中沒有通稿,那就隻能忽悠圈外人。
現而今,互聯網的網友聲音還沒有完全破圈,媒體仍然占據主流。
藝人的人設塑造和口碑,少不了筆杆子支持,當紅明星都會買一些通稿鼓吹自己。
大部分的普通人是沒有足夠的鑒彆能力的,往往是跟風倒,彆人說什麼信什麼。
尤其是現在媒體公信力較強,通稿效果就更好了。
報紙和雜誌上的話還能有假?
更不用說玩筆杆子的寫文章少不了用文字技巧煽動和塑造,普通人分辨不清,自然而然的就是報紙和雜誌說誰是好人,那誰就是好人,說誰是壞人,那誰就是壞人。
要麼都把記者稱之為【無冕之王】呢,沒點實力和背景的明星真得罪不起。
就在上個月,搖滾歌手竇唯就被狗仔卓韋逼的夠嗆,上門燒車,引起軒然大波。
所以,就算一些明星沒太高的營銷需求,有時候也要拿出一筆公關費,不求誇,但求彆罵。
也不光是傅和溫爭鋒,之前演過一把妲己的羅海瓊,也不是沒乾過類似的事。
但由於外貌條件,羅搶最美妲己的頭銜有點沒說服力,所以就偏向於營銷演技最好的妲己雲雲,暗戳戳拉踩一下演技。
而之所以各方營銷通稿不斷,主要還是沒有什麼其他代表作,隻能靠這個角色圈粉固粉,所以比較在意。
如果有個其他的高人氣代表作和角色,可能也就懶得爭了。
比如也曾出演妲己的梁麗,就很少提自己這個角色,版本知名度低是一方麵,另外就是她有《水滸傳》孫二娘和《神醫喜來樂》夫人等人氣角色,無所謂一個人氣一般的妲己。
包括範小胖,後續如果有其他人氣角色,可能也就不在意一個【最美妲己】了。
但現在,她正是上升期,又是新作品,那肯定少不了重視。
作為當紅小花和易安一姐,範小胖的人氣粉絲和宣傳資源及預算,可不是傅、溫這種名氣大幅下滑甚至可以說過氣的藝人可比。
營銷宣傳鋪開以後,範小胖曝光大漲,美名愈盛。
說起來,範小胖之前演的角色,純以美著稱的角色並不算多,更偏向於清純、甜美、可愛、英氣等風格。
有個人沒長開,美貌還不到力壓群星的地步,也有經紀團隊的路線安排問題。
當年,內地風氣比較保守,範小胖又年輕名氣弱,走靚麗小妞和清純少女是最穩妥的。
至於【恃美行凶】,這麼多年能走通的也就一個李嘉心,而且李在港圈的人緣懂得都懂,固然性格原因占大頭,但各種被豔壓女星也沒幾個喜歡她。
在範小胖遇到顏禮之前,王晶花看範小胖越來越漂亮,人氣也上來了,就想過給範小胖改變一下風格。
原本《手機》就是範小胖轉型實力派和性感美豔路線的關鍵,結果被李兵兵和顏禮截胡。
後來顏禮和範小胖相熟,並關係親近之後,她的路線才開始改變。
一方麵是雙兵爭鋒,抬咖+羈絆增加曝光,另一方麵,個人不斷突出【美貌】這個這個優勢。
《歡天喜地七仙女》的五仙女是天庭第一美女,《陸小鳳傳奇》的薛冰,也是武林響當當的美人,《封神榜》的妲己更不用說,最美妖妃。
甚至非易安出品的角色,比如《福星高照豬八戒》裡錦毛鼠,也要營銷一波最美妖精巴拉巴拉。
角色突出美,營銷突出美,妝造和服裝也是全麵升級。
不但給範小胖配置了一個造型化妝團隊,還和港台、日韓多家頂級造型團隊形成長期合作,配合範小胖的各種妝造需求。
於是,這一兩年範小胖不斷的通過影視作品、營銷宣傳、以及大大小小的活動露麵,不斷對業內和外界夯實【她最美】這個概念。
包括廣告商務和話題曝光的成功,也離不開範小胖的這個優勢。
女明星風格路線各一,而範小胖的【恃美行凶】可謂是最粗暴、最為大眾認可也是適宜商務最多的風格。
上至珠寶服裝化妝品,中至汽車飾品遊戲,下至鍋碗瓢盆茶米油鹽。
不管是什麼品牌和什麼類型,找個美女代言或者做廣告,總不算錯。
你也找,我也找,找的人越多就越來越搶手。
而大量的宣傳廣告曝光,以及比美不可避免的同其他女星爭鋒,再加上同顏禮、雙兵等諸多聯絡,話題性連綿不絕。
根據百度那邊的數據統計,範小胖自今年一月份以來,每月排名娛樂人物搜索排名基本都在前二十以內,其中數月殺進前十。
這裡麵的搜索排名,可是包括兩岸三地的一線大牌、內地四小花旦和當紅小生小花,以及港台人氣歌星,甚至是海外的明星和網絡紅人。
《封神榜》熱播以來,範小胖更是連續數日登頂。
還不僅僅是百度搜索,各大門戶網相關熱點,甚至是紙媒報道,範小胖都位列前茅。
就熱度和知名度而言,範小胖完全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很多一線明星。
去年2005年的時候,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範小胖的排名就大幅上升。
今年事業進一步爆發提升,預計排名表現會更加上漲。
範小胖自己的目標是殺進前十。
《封神榜》和前麵的《陸小鳳傳奇》隻是開胃菜,她還有商業大片《墨攻》,《白發魔女傳》大概率也要下半年開播。
再加上她不斷上漲的曝光和收入,範小胖對前十的目標還是小有信心的。
…
除了範小胖大肆收割紅利,顏禮的紂王也讓他大大露了一把臉。
從2005年初的霍去病和金吒,再到後麵的孫德勝、宮九,以及現在的紂王。
顏禮雖然演的戲不算多,且都是配角,但架不住這幾部劇成績都很不錯,不乏一些年度爆款,傳播影響驚人。
而顏禮在這幾部劇演的角色,多數也都是比較討喜或者是有特色。
再加上他本人形象到位,以及種種光環影響,更加催化促進了這些爆款熱劇好角色給他帶來的人氣。
而諸如“一個被經商耽誤的好演員”、“破產了隻能去當大明星”或者“拍不好戲隻能去當億萬富翁”、“演技最好的企業家/最有錢的年輕演員”、“賺錢就是為了演喜歡的角色”等網友調侃和段子,也讓顏禮的個人形象更接地氣,頗受歡迎。
就綜合知名度和人氣而言,顏禮眼下甚至可以比擬一些當紅小生,差的可能就是粉絲量略少。
主要是身上風流事跡太多,再加上畢竟不是走正規明星路線,露麵偏少也不怎麼經營粉絲,所以粉絲比不上那幫當紅小生。
不過在路人觀感上,顏禮要更強一些。
光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在時下的崇尚成功風氣中,就足以讓很多人肯定和認可。
這些人或許不是他的粉絲和擁躉,但多少會有一些好感。
而在顏禮的粉絲中,因為喜歡他的原因不同,發生了各種分類。
有傳統追星的個人粉絲,喜歡顏禮拍的戲和本人。
有事業粉,崇拜佩服顏禮的經商事跡,支持他在商海大殺四方的。
以上兩類屬於大類,還有一些小類。
比如肉體粉,純看中他的臉或身材的,比如風流粉,追崇他泡妞厲害的,騎冰連連長就是這幫人搞出來的。
還有磕他和某個女星或者女角色戀愛糾葛的,範、董、李都在其中,宮九和沙曼,金吒和三仙女,紂王和妲己雲雲。
最離譜的,還有一幫後宮粉,天天幫他“管理後宮”,分析各大緋聞對象的“位份”和聖寵高低。
比如範小胖是皇後,董萱是賢妃或冷宮,李兵兵是貴妃,王歐是歐嬪,霍絲燕等七仙女是貴人。
值得一提的是,某人的嬪位是本人開小號親自去貼吧力爭而來,本來想一舉封妃的,但被其他後宮粉強烈反對。
還有一位不願意透露的姓名的,開小號造勢,想取代範小胖成為皇後。
結果被後宮粉質疑“秦蘭是誰?”和“她算哪一號”,氣到破防,舉報封貼。
真的,人一上百,奇奇怪怪。
什麼樣的癖好和G點都有,顏禮自己有時候看到一些粉絲在貼吧的發言,都忍不住打一個【?】。
不僅僅是顏禮的粉絲,範小胖或者董萱、王歐等人的粉絲也很“分裂”。
誇他的很多,罵他的也不少。
顏禮覺得,哪天他要是和範小胖官宣或者分手,這幫粉絲說不定得狠狠內鬥一波,一派歡欣鼓舞,一派如喪考批,說不定還得脫粉。
除了範小胖和顏禮,其他《封神榜》出場配角,也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好處。
比如軒轅三妖的王歐和吳佳妮,前者因為目前出場偏少,尚不明顯。
後者則是憑借不錯的妝造和人設得到了不少關注。
在此之前,吳佳妮就靠《陸小鳳傳奇》的牛肉湯露了把臉,這回再加上《封神榜》靈動靚麗的琵琶精,兩者相加,算是小紅了一把。
而且,還隻是剛開始,她運氣好,因為易安想讓範小胖帶一帶王歐,後麵會多營銷一下軒轅三妖。
即便宣傳主體是範小胖,然後是王歐,她就是湊數的小透明,但軒轅三妖終歸繞不開她。
如果抓住機會,吳佳妮也能得到不少曝光,配合《封神榜》本身的人氣,事業絕對能往上走一走。
王歐更不用說,之前的人氣底子本來就不錯。
畢竟《陸小鳳傳奇》和《神探狄仁傑2》以及《新聊齋誌異》多部熱劇的紅利還沒吃完呢。
這波續上《封神榜》及各種廣告商務,消化醞釀一下,也能稱得上一句當紅小花了。
一個北漂小模特,短短幾年就成為當紅小花,王歐的經曆堪稱“勵誌”,也成了易安藝人經紀業務的一塊活廣告。
範小胖雖然是接觸顏禮和易安之後開始爆發,但畢竟之前就名氣不小。
王歐此前可是徹頭徹尾的素人,幾乎沒拍過戲,算是易安一手培養扶持出來的。
對絕大部分的新人和小演員來說,如果加入易安能成為下一個王歐,那他/她們會趨之若鶩,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與此同時,王歐的成名,範小胖的爆發,再加上之前的七仙女,包括吳佳妮、秦蘭等一些參演易安劇的女星不同程度的事業提升,也讓外界開始流傳起了【顏女郎】的說法。
這也是圈內的常態,【謀女郎】【星女郎】【晶女郎】【瓊瑤女郎】【岩女郎】。
都是某個關鍵人物,批量的捧紅一些女星,然後形成一定影響力,被打上相關標簽。
除了女郎,也有男郎,最有名的就是【岩男郎】,石X八美某種程度也有這個意思。
其實之前從七仙女時,就有所謂的【顏女郎】的說法了,不過名頭還不算響。
而如今隨著顏禮的名氣上升,諸多名女星的事業也大幅提升,顏女郎的說法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而因為【顏女郎】和海言的【岩女郎】同音,有時候不好區分,有些網友也稱【顏女郎】為【胭脂女郎】。
所謂胭脂女郎,一方麵諧音“顏字”。
顏禮喜歡給自己公司以顏字拚音的方式起名,所以有人調侃他的幾個公司為【顏字係】,諧音【胭脂係】,這幫女星拍的是易安一係的戲,用胭脂女郎比單純的顏女郎更貼切。
另一方麵,古代詩詞中,不少人用胭脂代指美貌,胭脂女郎也是說明這些顏女郎長得漂亮。
還有一方麵,存在貶義嘲諷,《紅樓夢》就有親嘴是吃胭脂的說法,胭脂女郎也是暗指這幫女星與顏禮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不管何種含義,胭脂女郎要比顏女郎更好聽也更有特點,所以漸漸有取代顏女郎之勢。
而胭脂女郎的出現,也證明了顏禮和易安的捧人能力,還一定程度帶動了易安的藝人經紀業務。
《封神榜》尚沒播完,顏禮就接到了賈倩有關藝人經紀部藝人招新的計劃。
…
易安影視,總裁辦公室
顏禮看完文件,喝了口水:“目前公司的藝人大部分都在上升期,新人需求沒那麼高吧。”
“顏總,新人需求不高,不代表不可以招新。”
賈倩和藝人經紀部的另一個高層開始和顏禮大談招新的必要性和好處。
首先,當紅藝人賺錢,但中下層藝人的數量上來之後,積少成多,收益也很可觀。
從公司運行的角度,山珍海味要吃,清湯小菜也不能放過。
蒼蠅再小也是肉。
其次,易安現在投資出品的劇越來越多了,很多配角給彆家公司的藝人演,白白便宜外人,未免有些浪費。
如果易安藝人足夠,完全頂上去,可以壓低片酬製作成本,同時還能從藝人分成回本一些。
可謂是降本增收,一舉兩得。
同時,建立成熟穩定的藝人梯隊,也是一家娛樂公司的底氣所在。
萬一哪天一哥一姐或者二哥和二姐出事、跳槽、合同到期等,後麵的儲備人才能迅速補充上去,不會受製於人。
顏禮聽了聽兩人的描述,敲了敲桌子:“大規模招收藝人,資源不夠怎麼辦。”
賈倩和另外一人對視一眼:“這種情況很常見,我們也不可能保證每個藝人都捧紅是吧。”
顏禮笑了笑,他就知道這倆人會這麼回答。
這也是業內很多娛樂公司的玩法,大規模招收藝人,然後擇優培養。
沒有一家公司會滿足所有藝人的需求,你紅,可以給公司賺錢,資源自然就緊著你,你不紅,那就碰運氣,或者忍著。
很多藝人加入某家公司,沒有資源,上升空間狹窄,隻能蹉跎歲月,要麼熬到合同期,要麼支付違約金跳槽走人。
公司簽個合同、請個助理能花幾個錢,藝人賺的都得給公司一份。
捧紅了血賺,捧不紅也絕對不虧。
這也是圈子很多娛樂公司為什麼被稱為吸血鬼,就是因為太畜牲了,讓驢拉磨不給草吃,拉完了磨還卸磨殺驢。
顏禮雖然不是好東西,但還沒有到毫無人性的地步。
他可以接受藝人給他打工賺錢,但真不願意從一幫小演員身上榨油。
想賺錢,他有的是辦法,沒必要這麼喪良心還影響名聲。
“一群小配角小演員,即便降本增收又能降多少增多少?”
“有這個精力,不如捧紅一個明星,一個人的收益,就能算頂得上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明星。”
“我知道你們有些著急,想擴大藝人經紀部的影響力,但做事情要你目光長遠,不能飲鴆止渴。”
顏禮否了賈倩她們的計劃,提出藝人精品化,少簽優簽,以質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