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公司,會議室
顏禮走進來,負責發行副總肖貫,以及發行部總監和多個負責人一齊起身打招呼。
“顏總。”
“大家坐。”
顏禮壓了壓手,徑直到會議室的主位坐下,其他人陸陸續續坐下。
“謔,有新人啊。”
顏禮看著會議室最下首的兩人,發行部算是顏禮一手帶出來的部門,打的交道也多,所以高層和大部分中層幾乎都認識。
當老板的,要是嫡係屬下的臉和名字都記不住,對管理不一定有負麵影響,但缺了幾分正麵影響。
顏禮記性還不錯,在這方麵也算在意。
公司的人才和表現突出的員工,他都會特彆記一記,甚至會記住履曆。
很多時候,他和不熟的下屬碰上,有聊天的機會,主動讚賞肯定對方的履曆成績,雞血效果比加工資還管用。
不但可以打雞血,也讓他的個人威望和口碑在公司骨乾和基層員工心中一向不錯。
少有一些內部失誤,也會被下麵人理解為幾個副總或總監碌碌無為,辜負顏總信任,德不配位巴拉巴拉。
發行部總監主動出來介紹,這倆是公司新提拔的負責人。
顏禮看著其中一個頭發比較長的:“楊渠,老人了吧,我記得《仙劍奇俠傳》的時候就在。”
楊渠沒想到顏禮記得自己,有些激動的起身:“是,顏總,我是04年末進的公司,《仙劍奇俠傳》是我第一個項目。”
顏禮開了句玩笑:“那你升的不慢,好好乾,給你們肖總和總監點壓力。”
易安發展的快,內部員工晉升速度也不慢。
畢竟公司2002年年末注冊,2003年初才算是正式創辦,真正進入發展期的是2004年開始,2005年才開始崛起。
整個公司,算上顏禮和林家川在內,也沒有一個在職五年以上的。
楊渠加入公司不到三年,晉升到可以單獨負責發行項目的負責人,勉強也算是中層,速度其實談不上快,但也不慢,屬於可以進入顏禮視線的可培養人才了。
旁邊另一個新提拔的負責人有些羨慕的看著楊渠。
他資曆和楊渠差不多,但運氣不好,沒怎麼在顏禮督導的項目待過,顏禮對其有點印象,但不算多。
不過顏禮也沒有冷落他,隨口勉勵了幾句,但明顯沒有楊渠有排麵。
管理很多時候需要平衡,很多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形成一定的差異。
有了差異,才會製造出滿足感和需求感,讓兩者都可以為我所用。
嗯,反正就是不當人!
兩個新負責人隻能眼巴巴的等著顏禮開口,然後應話,不好接的隻能靦腆傻笑。
作為公司高層和顏禮嫡係心腹的肖貫就不用顧慮這麼多,借著顏禮的玩笑叫苦。
“您天天這麼攛掇人,搞的這幫小子天天盯著我,晚上加班的白頭發都熬出來了。”
顏禮瞥了一眼肖貫的頭發,他要是沒記錯,這小子剛來公司就有點少白頭了。
“你要是真壓力大,要不休息休息?”
肖貫麵色一正:“我愛加班,我就喜歡迎接挑戰。”
易安主管發行的副總這個職位他可舍不得讓人。
除了基礎的工資獎金,作為發行部的直屬上司,發行部的績效也有他的份。
而且現階段顏禮親自掛帥的項目越來越少,很多重點項目由他負責,賣好了同樣有獎金。
除了錢之外,作為易安發行的總負責人,他少不了和各大劇組公司打交道,如今在圈子裡也算是一號人物。
要錢有錢,要威有威,小日子彆提多舒坦。
而在肖貫心裡,還有點小心思,隨著顏禮攤子越鋪越大,名下公司企業越來越多,其的精力肯定有所轉移。
易安目前的總裁是顏禮,將來說不定他會把這個位置讓出來,或者設立一個職位,替他在不在的時候管理公司。
毫無疑問,肖貫是熱門人選之一,他也惦記著成為這家影視巨頭的掌門人。
休息?
他恨不得睡在公司,讓顏總看到他滿滿的忠誠。
“行了,不逗悶子了,聊正事吧。”
顏禮和老下屬開會,尤其是非重要會議,喜歡開開玩笑,活躍氣氛,也拉近感情。
相熟的下屬和老員工也都習慣了,不過,像剛才的話題,估計有些敏感,連發行部總監都沒敢搭茬。
顏禮可以調侃,肖貫可以自嘲,他要是順勢接茬,搞不好被惦記上。
意識到玩笑沒開好,顏禮主動揭過,開始正式開會。
發行部總監主動打開了會議室的電視屏幕,開始講訴這幾個月發行部的業績,以及重點項目的進度。
“……”
顏禮靜靜聽著彙報,春節到現在雖然還不足一季,但在高速發展的易安麵前,每天都有新變化。
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的輝煌,使得易安在電視劇發行方麵,形成了絕對的龍頭領先優勢。
據不完全統計,眼下業內開拍的那些電視劇。
除了那些騙錢、洗錢、粗製濫造的充數劇,正兒八經的電視劇劇組,尤其是有望和想要上星的,差不多有1/3的都會聯絡易安。
餘下的2/3,有背靠公司和電視台,也有想聯係易安,但受不了排隊的。
沒錯,現在除了一些熱門劇,很多中上遊的劇想和易安合作,得排隊。
之前也說過,易安發行能力是強,但沒強到超現實。
目前為止,易安每年計劃發行的電視劇數量約在20~30部。
隨著公司的發展,數量肯定會多一些,但儘量讓數目漲的不會太快。
一方麵是人手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劇太多,易安合作的穩定渠道吃不下。
而且這種普通或稍好的劇,價格抬不上去,賺的不多,成績口碑也有風險,屬於比較雞肋的選擇,性價比不高。
所以易安發行麵對行業的追捧,仍然堅持在走精品路線,更偏向於與熱門劇組合作。
熱門劇組收視潛力足,買家多,價格也好商量,到時劇組、電視台、易安三方多贏,賺的多還省心。
不過熱門劇也不是那麼好搶的。
涉及利益比較多,哪怕易安能多賣錢,也不是誰都買易安的賬。
比如華誼和海潤,他們或許會和易安合作,但都是挑幾個回報高的項目,多賺一點,但不會和易安全麵合作。
原因很簡單,把電視劇發行交給易安,等於讓顏禮捏住他們的一條命脈。
唐人、周易那是沒辦法,實力不夠,而華誼和海潤是可以自己發行的,哪怕賺的少一點,總比看易安眼色強。
還有一些有電視台背景子公司或者某某中心,也不會規模找易安合作。
一方麵是本身也有渠道,另外一方麵裡麵涉及到人事和影響。
哪怕乾得差,也得是自己人乾,不好外包,更不能裁撤。
再加上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易安很難或者說不可能所有發行項目都是優質熱門項目,也會接一些普通或者稍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