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雷德。
柏菲卡的師兄,今年四十四歲,不過從外貌上來看,他恐怕有五十四歲。
十三年前,他是帝國軍方最閃耀的一顆星。
二十四歲加入軍隊,曆經大小戰役二十七場,其中以主將身份參與指揮的戰役有十一場,無一例外,全部以勝利告終。
為此在軍方積累大量的威望,更被讚譽為‘常勝將軍’。
三十歲的時候,他的威望以及手中權利,軍方已經可惜排進前三,毫不誇張的說,未來不出意外,他就是未來軍方第一人。
除了戰績輝煌之外,個人實力亦是出類拔萃,在柏菲卡晉升鑽石階之前,他是晉升鑽石階最年輕鬥士記錄保持者,甚至有小道消息,柏菲卡根本沒有打破他的記錄,這不過是帝國故意抹除他的影響的手段罷了。
這樣的一個棟梁之才,為什麼會落得一副窮苦潦倒,身殘誌喪的局麵?
原因要從當今陛下登基之時發動的‘凱旋門之變’說起。
‘凱旋門之變’。
太子慘死,當今陛下,作為親王的他得以繼承皇位。
這就是一場謀劃已久,徹頭徹尾的政變。
阿弗雷德曾是太子殿下的堅定擁護者,哪怕在形勢無法挽回之時,仍舊對太子殿下不離不棄。‘凱旋門之變’當日,阿弗雷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不是最後帝國聖階強者插手,他幾乎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可惜最終隻能親眼目睹太子殿下被殺。
太子被殺後,當今陛下曾想招降阿弗雷德,隻要肯投降,既往不咎,奈何阿弗雷德痛恨當今陛下的所作所為,毅然離開帝都,而在他走的時候,應太子殿下臨終遺言,將僥幸留有一命的公主殿下帶離帝都,從此過上遠離世俗喧囂的隱居生活。
當年的那場政變,柏菲卡還年輕,沒有參與進來,不過因為師父的叮囑,自師兄離開帝都後,師兄弟二人再也沒有見過麵,倒不是說不想見,而是不能見,這其實對於柏菲卡而言,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柏菲卡十歲的時候拜入師門,那個時候阿弗雷德還沒有為官,所以師兄弟二人曾相處過數年,師父在朝中為官,地位不俗,工作繁忙,所以很多時候,武藝的傳授,多是師兄代師授徒,因此雙方的感情非常好。
這麼多年,柏菲卡對師兄很是想念。
師兄弟十三年未見,但當二人相見後,第一時間就認出對方,可見曾經的他們感情非常深厚,對彼此非常的了解。
“師兄!你變了好多。”
柏菲卡沒有回答師兄的問題,反而是上下打量對方,臉上滿是遺憾和感慨。在他的印象中,師兄永遠都是意氣風發,神采奕奕,現在的他和從前的他,有著雲泥之彆。
“鄉下地方,肯定不如帝都養人。”
阿弗雷德敷衍一句。
柏菲卡腦海中浮現出師兄剛才走路一瘸一拐的模樣,頓時完全通紅。
“對不起師兄,我早該來看你的。”
柏菲卡情緒激動的說道。
師兄弟的感情很深厚,在柏菲卡的心目中,阿弗雷德亦兄亦父,但因為一些原因,哪怕知道師兄在哪裡,他不能來看師兄,其實這次過來,尋求幫助是真,但肯定不是簡單的這麼一個理由。
他不希望師兄的才華埋沒在大山之中。
“哈哈……不要這樣,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阿弗雷德見狀,哈哈大笑,同時對於柏菲卡的變化也頗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