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又稱之為吳興。
這裡隸屬於浙東的地界,與蘇南接壤。
浙東的叛亂,已經直接威脅到了湖州府的安危。
湖州府是浙東到蘇南的門戶,更是大乾的魚米之鄉。
當然,
這裡離西門堂駐守的鬆江府,並不遠,算是大乾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
對於大乾王朝來說,湖州的地位很特殊。
三十年前,
西洋聯軍的傳教之地,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從湖州開始。
所以這裡也可以算是西洋的教會,在大乾王朝的首發之地。
自古以來,
湖州都是蘇南和浙東兩地的中樞,是兵家必爭之地。
身為兵部尚書的徐士昌,自然不敢怠慢湖州府的防務。
他從京城來到浙東,親自率領大軍,來到浙東平叛。
不過,
讓徐士昌感到無奈的是,西門堂上次與西洋聯軍在浙東寧波一戰之後,不再插手浙東的事務。
另外,
西門堂在鬆江府與東洋關東軍一戰後,也對蘇南的事務不插手。
徐士昌為了兩地平叛的事情,弄的焦頭爛額。
他麾下的人馬在浙東平叛時,與叛軍大戰了一場,損失了一大半。
所以,
他隻能讓軍隊駐守在湖州,守住浙東最後的戰略要地,抵擋叛軍北上。
他自己則退守到了金陵,同時向朝廷求援。
可惜,
朝廷兵部的李瓊和西門堂,都前往漢中平叛。
徐士昌退到金陵後,隻能等著漢中平叛結束,期待陳傑率領西門堂到來。
也唯有西門堂,才有平叛的可能。
關麒麟是金陵的主將,他建議徐士昌調集李瓊的十萬大軍,從漢中地區支援金陵。
不過,
最後被徐士昌否決了這個建議。
一來是因為李瓊麾下的兵力,戰鬥力有限。
其次是他跟李瓊之間,有些矛盾。
因為李瓊是兵部大元帥李鎮的兒子,原本不管是從資曆,還是從出身背景來說,李瓊都將晉升為兵部尚書。
但是,
最後徐士昌異軍突起,讓李瓊的願望落空。
雖然這一切都是皇帝李錚的權衡之術,目的也是為了製衡兵部大元帥李鎮的影響力。
所以,
徐士昌與李瓊兩人,一直都不和。
當然,
最重要的是,徐士昌對於兵部各地的軍隊,戰鬥力信不過。
他隻信任西門堂的戰鬥力。
隻要陳傑率軍來到金陵,他相信這一次平叛浙東和蘇南兩地,將易如反掌。
更何況,
蘇南的區域,都已經劃給了西門堂管轄。
徐士昌自然想要借西門堂的力量,將浙東的叛軍徹底擊潰。
關麒麟沒有與西洋聯軍激戰,也沒有與關東軍交過手。
所以,
當徐士昌在他麵前,將西門堂捧的這麼高,他有點不以為然。
不過,
徐士昌畢竟是兵部尚書,關麒麟隻不過是駐守金陵的主將。
從職位來說,大乾王朝的各地主將,都受徐士昌的節製。
雖然關麒麟的身份特殊,不僅是大乾第一猛將,同時也是大內‘驚雲劍主’的弟子。
但是,
徐士昌的官職比關麒麟大,兩人都隸屬於皇帝的陣營。
因此關麒麟隻能聽從徐士昌的調遣。
說實話,
關麒麟聽到皇帝李錚竟然將淩月公主許配給西門堂陳傑,內心一直很好奇。
關鍵是,
不僅淩月公主同意了,甚至連‘驚雲劍主’都同意了,這讓他感到更加意外!
這段時間以來,他對西門堂的陳傑,越來越感興趣。
他可是非常了解李淩月的性格。
當聽說陳傑要率領西門堂來到金陵,關麒麟倒想看看這位年輕人,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
陳傑從山東青州出發,啟程前往金陵。
一路上,
他原本還想著好好觀賞一下沿途的景色。
不過,
當接到徐士昌心急如焚的傳書後,他隻能加快行軍速度。
因為想要率領西門堂進駐金陵,想要將蘇南和蘇北兩地,納入到西門堂的版圖。
那麼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需要大乾兵部尚書徐士昌的支持。
更何況,
陳傑絕對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當初徐士昌可是幫過他不少。
現在徐士昌求助於他,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浙東的叛軍的確太囂張了一點,竟然想要蘇南地區。
最重要的一點,浙東的叛軍身後,可是太平號的人在支持。
於是,陳傑命令阿蠻率領一萬大軍,繼續慢慢行軍。
他自己率領特戰團和親衛營的人馬,快馬加鞭的趕往金陵,免得徐士昌等太久。
另外,
他又命令劉二狗率領一支精銳特戰團偵察營,喬裝改扮成平民,潛入到浙東地區。
在這之前,他已經安排了‘潛部’在浙東,蘇南,金陵等地,打探消息。
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分配好了之後。
他帶著孟虎,唐楓,薛仟等人,與大部隊分開五天之後,到達了金陵。
這裡臨江傍水,風景秀美,古跡非常多,是一座曆史底蘊深厚的名城。
東漢時期,吳主孫權就在金陵建城,使得這裡成為了最重要的南北樞紐。
由於大乾的曆史在唐代發生了分叉,所以金陵的曆史發展,與‘都市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或許是因為成為了山東總督之後,陳傑養成了每到一個地方,都喜歡觀察此地防務的習慣。
更何況,
金陵將成為西門堂最重要的一個據點,陳傑自然要將這裡好好觀察一下。
這裡的防禦結構,非常嚴密。
從城牆上可以看到,一共有十三座城門。
每一座城門,都將是一道防禦,與金陵城內的主要大街相連。
進入金陵城裡麵,街道寬闊,井然有序,城市規劃非常好。
這座南北樞紐的城市,依水而建。
東西兩麵是連接為陸地,北麵玄武湖,西麵是秦淮河,整個金陵城的地勢,天然就是屏障。
易守難攻!
這是金陵最顯著的特點,就像是一頭龍匍匐在地。
除了周圍的天然山川為屏障之外,整個金陵還修建了六座衛城,防禦簡直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另外,
金陵可以分為內城,外城。
如果外城被敵軍攻陷的話,負責守城的軍隊,可以退守到內城,能夠進行抵禦入侵的敵軍。
外城的城牆很高,城牆不僅堅固,而且很厚,都是由巨大的石塊砌成。
城牆上麵可是有十五米以上的寬度,可以容納幾輛馬車在上麵並排而過。
在城牆的每一個防禦工事上,不僅列裝了守城的‘威遠大炮’,同時還有冷兵器時代的勁弩,投石機,澆油桶等守城武器。
而且是采用立體式守城的配置。
上層是弓箭手,火槍等,下層則利用長矛阻擋破城。
站在城牆上,可以看到整個城牆,居高臨下。
不過,
雖然整個金陵城的城牆防禦,猶如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