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米二廂貨能裝得下這麼多人嗎?”於大章問道。
“分批次運送。”王昊回答道:
“後來張超定下了規矩,每次接送隻允許拉一組人,如果有的工廠需要的人數較多,就多接幾次。”
發展了一年之後,他們的做事風格逐漸正規化了。
於大章在心裡算了算日子。
2003年的年底,王昊被張超帶到建寧,正式入行。
一年多之後,也就是2005年的年初,開始有被培訓好的智障人員進入工廠。
這麼來看的話,那個地下監獄是在2004年開始投入運營的。
漏了一個細節……於大章想到這裡,看著王昊問道:
“你剛去建寧那邊的時候,有多少工廠在使用廉價工?”
“七家。”王昊肯定地回答道:
“這個數字我記得特彆清楚,因為是剛入行,我還特意數過,並將那些工廠的名字和地址記在了本子上。”
那就沒錯了……他的回答和於大章猜測的差不多。
在王昊去建寧之前,張超就已經在那裡供應廉價工了。
他之所以把王昊叫過去,就是為了頂替他的位置,他好騰出手來去擴大規模。
盲目擴張肯定不行,想做大,首先就要抓管理。
所以……
他們想到了建一個地下監獄。
多出一個培訓的環節,能讓智障人員更規範,也能有效防止他們逃跑。
在這種情況下擴大規模,無疑是風險最小的。
如何讓智障人員聽話?
那招可太多了。
不用太複雜,就隻囚禁、體罰,這兩招足夠。
說個最簡單的方法。
偶爾打開地下監獄通往外麵的門,讓一組智障人員自己走出去。
對,你沒看錯,就是讓他們自己出去。
然後給他們一頓毒打,再給關回去。
隔幾天再來一遍。
反複幾次之後,你就是讓他們出去,他們都不敢了。
甚至他們會哭著請求不要出去。
你以為培訓智障人員就像是在學校上課一樣?
天真。
死記硬背哪有條件反射效果好。
挨一頓毒打,就算是智障人員,也會長記性。
一次不行就多來幾次,不怕記不住。
從古至今,最難訓的是猴。
但你看那些被訓過的猴,哪個不是鑼聲一響就立刻老老實實的。
玩的就是條件反射。
但要把這一套用在人身上,肯定是法律不允許的。
“平常你不接觸那些工廠負責人嗎?”於大章又問道。
“有關交易的事,不歸我管。”王昊搖搖頭:
“我隻負責運送,而且這種有便宜可占的事,根本就不用宣傳,有很多都是上趕著求合作的。”
確實是這樣……於大章現在能理解他話裡的意思了。
工廠想擴大發展,用工是很重要的一環。
那為什麼那些工廠老板不自己招聘智障人員?
一是人員不好管理。
要是按正常流程去培訓一個智障人員,難度太大。
二是薪資比普通人也低不了多少,算上各種福利待遇,其實並不劃算。
最重要的,智障人員出現工傷的概率要遠遠高於普通員工。
當這些問題都被人解決後,那些被培訓好的智障人員,自然就成了優質勞動力。
不但優質,價格還便宜,還有售後服務。
富貴險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