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百姓的愛戴_寒門布衣,開局撿個寶藏美嬌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5章:百姓的愛戴(1 / 2)

老漢連連擺手:"使不得使不得!夫人為我們建了這城,老漢哪能收您的錢!"說著挑了個最大的"福"字糖人,用油紙包好,硬塞到青杏手裡。

青杏接過糖人,趁老人跟沈幼娘說話時,悄悄將錢放到他的攤位上。

繼續前行,沈幼娘看到幾個孩童穿著新做的棉襖,在空地上踢毽子。

他們的小臉凍得通紅,卻笑得燦爛。其中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女孩毽子踢得特彆好,引來同伴陣陣喝彩。

"那是李木匠家的丫頭,"劉立中低聲解釋,"她爹手藝好,被安排去學堂做桌椅,工錢豐厚。聽說那丫頭開春就能去新學堂念書了。"

提到學堂,沈幼娘眼睛一亮:"我們去看看。"

學堂建在城東一處高地上,是座兩進的院落。

還未走近,就聽見裡麵傳來朗朗讀書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透過新糊的窗紙,能看到裡麵坐滿了孩童,每人麵前都擺著嶄新的書本。

按照蘇淵的意思,她在城中建了好幾個學堂,除了孩子們的啟蒙學堂,還有大人的成人班。

正如蘇淵說的那般,教育最重要,隻有提高了教育,才能夠提高百姓的文明素質。民強則國富!

沈幼娘沒有進去打擾,隻是站在院外的老槐樹下靜靜聽著。

這棵槐樹是建城時特意保留下來的,如今枝乾上雖已無葉,卻更顯挺拔。樹乾上係著幾條紅布條,隨風輕輕飄動。

"那是百姓們許的願,"趙城守解釋道,"說是這樹有靈性,能保佑孩子們讀書上進。"

沈幼娘伸手輕撫粗糙的樹皮,忽然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回頭一看,是個約莫六十歲的老婦人,手裡挎著個籃子。

"夫人..."老婦人顫巍巍地要行禮,被沈幼娘扶住。整個臨淵城,要說百姓都認識誰!?

除了沈幼娘,隻怕找不到第二個了。因為,六十多萬人的災民,人人都見到過沈幼娘為他們勞心勞力。

如今的沈幼娘,在臨淵城的威望,甚至還在那位傳說中的蘇候爺之上。

至於為什麼百姓會知道蘇淵,那是因為沈幼娘會經常會百姓中提起,這座新城是蘇候爺向聖上求來的。

整座城的建設,也都是按照蘇候爺的意思興建,甚至對百姓的政策,也是這位蘇淵蘇候爺一手製訂!

享受過新城福利的百姓,當然對蘇候爺感恩戴德,隻是,百姓能夠深切感受到為他們勞心勞力的是這位候爺夫人。

所以,他們在心裡上,還是更喜歡和愛戴、尊敬。這位候爺夫人了。

"老人家有事?"

老婦人揭開籃子上蓋的藍布,露出裡麵幾雙做工精細的布鞋:"老身沒什麼能報答夫人的,就做了幾雙鞋...夫人彆嫌棄..."

沈幼娘接過鞋子,隻見針腳細密均勻,鞋底納得厚實,顯然是費了心思的。她心頭一熱:"多謝老人家。這鞋子我一定好好穿。"

老婦人抹了抹眼角:"我兒子媳婦都死在逃難路上,就剩我和小孫子。要不是夫人收留,我們祖孫倆早就凍死在野外了。現在孫子能上學堂,我能在紡織坊做工,過年還能割兩斤肉...這恩情,老身記在心裡..."

正說著,學堂裡響起一陣鈴聲,孩子們下課了。

他們像一群小鳥般湧出教室,看到沈幼娘,都好奇地圍了過來。有膽大的孩子已經認出了她:"是候爺夫人!""我娘說夫人是我們的恩人!"

沈幼娘蹲下身,平視著這些孩子們明亮的眼睛:"在學堂裡學得開心嗎?"

"開心!"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先生教我們認字!""我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了!""學堂裡可暖和了,比草棚強多了!"

一個紮著小辮的女孩怯生生地拉住沈幼娘的袖子:"夫人,我娘說快過年了,要給您做件衣裳...您喜歡什麼顏色的?"

沈幼娘眼眶微熱,輕撫女孩的發辮:"告訴你娘,你們過得好,就是給我最好的禮物。"

離開學堂時已近正午,陽光驅散了晨霧,照得整座臨淵城明亮溫暖。


最新小说: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邪門嫡女歸家啦,諫臣老父不諫了 軍旅:我!將門虎子,鎮守邊疆 偽惡 在霍格沃茲決鬥的日子 離婚後,我權勢滔天,你哭什麼 九令之主平天下 財路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