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星鐵卵
黎明後的第三日,阿燃竹簍裡的“照影”鐵卵開始發燙。
卵殼裂紋透出赤金光,像爐膛裡憋久的新火。
阿九以指尖輕叩,裂紋應聲而落,
卵中並非刀胚,而是一截“指節長”的赤金鑰匙坯,
一麵刻“北”,一麵刻“荒”,
邊緣帶著冰碴子——那是北荒萬年不化的寒夜。
鑰匙坯自行浮起,指向西北天際,
火痕凝字:
“第一爐:北荒殘爐——候主。”
2北荒風信
同一刻,北荒孤峰南明離火忽暗,
火舌倒卷,凝成一隻火鴉,
鴉背馱著半截鏽鐵碑,碑上僅餘一字:
“候”。
火鴉飛越萬裡,落在青州打鐵巷屋頂,
與赤金鑰匙坯遙遙共振,
像兩枚失散多年的齒輪,終於找到彼此缺口。
何剛的虛影在火鴉眼中一閃而逝,
留下一句隨風散的鐵語:
“舊爐怕冷,該添新柴。”
3上路·凡火不借天舟
凡火榜再開新則:
“十二分爐之路,不禦劍、不乘風、不借仙舟,
凡火自渡,以腳步丈量萬界寒溫。”
阿九把刀胚橫背身後,
阿燃脫下草鞋,鞋底還沾著青州泥,
影瞳影子化作一匹“火照黑駒”,卻無韁繩,
空辰折斷最後一根指針,做成一根“火紋手杖”,
白戈斷劍重歸凡鐵,劍穗換成麻線,
謝無弦琴匣空置,火弦纏腕,
阿拙捧一隻空火盆,盆壁刻“北荒”二字。
六人徒步出巷,巷口老槐飄落七片葉,
葉脈自燃,凝成一隻“火葉舟”,
舟底卻貼著地麵,像孩童滑板,
——凡火不飛天,隻貼地而行。
4火葉舟·地火長痕
火葉舟所過之處,地麵留下一道半指深的赤痕,
痕內泥土玻璃化,倒映天空,
像給大地鑲上一麵狹長鏡子。
鏡中,凡間炊煙、市井吆喝、孩童哭笑聲,
被拉成一條條溫暖光帶,
尾隨六人,拖出百裡“地火長痕”。
長痕儘頭,北荒風雪迎麵,
風雪一觸火痕,自動分開,
露出一條漆黑裂縫,裂縫深處,
南明離火殘光搖曳,像老人臨終前守著的那盞燈。
5殘爐真容
裂縫儘處,一座半邊坍塌的赤銅巨爐斜嵌冰層,
爐口朝天,內壁結滿冰藍“火霜”,
那是離火久燃後凝成的“冷火”,
觸之不灼,卻凍魂。
爐底壓著半截鐵砧,砧麵一道斷紋,
紋形正與阿九背後刀胚“照影”吻合,
像一把刀回到千年前的舊鞘。
爐旁,倒插一柄殘錘,錘頭缺角,
柄上刻著褪色的“何”字,
錘影在冰麵微微搖晃,
像主人剛剛離開,去尋一截新柴。
6爐靈·火霜鴉
殘爐深處,忽傳低啞鴉啼,
一隻通體冰藍的“火霜鴉”飛出,
鴉眼呈赤金,與阿燃鑰匙坯同色。
火霜鴉繞爐三匝,落在殘錘柄,
喙輕叩錘頭,發出“叮叮”脆響,
像在催促:時辰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