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碑·空名之火
1無字之城
下界·中州腹地,過“無聲之城”再南三千裡,
有一座“無字之城”。
城牆、街匾、店鋪幡旗皆空白,
連百姓對話也隻用眼神與手勢,
空氣裡漂浮著“被抹去的墨跡”,
像一場永不停筆的刪改。
城心書院,
高懸“無字碑”——
碑高十丈,通體無紋,
卻每日長高一寸,
仿佛把世間所有未被寫下的名字,
都吸入自身。
2空名的重量
凡火榜第六行,浮現空白一格,
沒有字,隻有一圈燃燒的金框,
像等待被填滿的“嘴”。
注解以“無字”顯現:
“欲取鑰匙,先獻‘無名之名’;
空名不書,碑火不燃。”
無名之名——
即此生若被永遠遺忘,
也無人為你刻碑、立傳、誦名,
你卻依舊存在的那一點“自己”。
3阿拙的“空名”
六人入城,
腳步踏在空白青石,
卻留下淡金火印,
像把被刪去的字重新寫回。
阿拙走在最前,
掌心“守淵”舊印與無字碑同頻,
每靠近一步,
碑身便落下一層“空殼”,
殼內真空,
卻回響著千萬人同時張口、
卻發不出聲音的“呐喊”。
阿拙抬手,
以指尖血為墨,
在虛空書寫——
沒有字,隻有一道彎曲的“火痕”,
像嬰兒初啼的弧度。
4碑火初燃
火痕落處,
無字碑表麵浮起第一粒火星,
火星呈“空白色”——
有溫度,卻無顏色,
像被世界遺忘的“第一聲”。
火星迅速蔓延,
碑身自下而上燃起“空名火”,
火舌所過,
碑麵浮現密密麻麻的“虛字”,
每一個都是曾被抹去的名字:
鐵匠、流民、敗將、琴師、
守火人、守影人、守音人……
名字一現即滅,
卻在滅瞬間發出短暫心跳,
“咚——”
萬聲重疊,
像一場遲來的“眾名葬禮”。
5空殼人
碑火高漲,
書院四周浮現無數“空殼人”——
形體透明,五官空白,
胸口處卻懸著一枚“未寫之名”,
像等待被填寫的空白簽。
空殼人同時抬頭,
對六人伸出透明手掌,
掌紋皆是斷開的“無字紋”,
他們無法開口,
卻用“空白”發出呐喊:
“寫我!寫我!寫我!”
每喊一次,
無字碑便長高一寸,
像要把所有被遺忘的存在,
都撐破這天。
6無名之墨
阿拙捧火盆,